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通过小麦新品种京冬8号的选育过程论证了"以大粒为特点、以穗重为优势同时产量三因素协调发展"的中间型育种模式对指导本区育种的实用性和重要价值;在选择思路等多个方面进行了成功的探索.主要经验包括:①京冬8号的选育把灌浆速度快、干粒重高作为本区育种上进一步高产的突破口.即通过提高灌浆强度赢得了时间,克服了本区穗分化时间短、灌浆期短的限制,有利于缓解后期灾害的影响和协调早熟与高产的矛盾;②立足自己创造的亲本,科学地将不同的抗源结合起来从而实现了对多种病害的广泛抗性;③在抗倒性、早熟性、抗寒性和品质等选择上目标明确而辨证,通过全面权衡各主要性状不仅实现了早熟性、抗寒性和品质过关而且通过改善茎秆质量使中高秆的京冬8号具备了很好的抗倒性,这使我们对矮秆和抗倒的关系有了更为辨证的认识;④通过建立大规模的良种繁育基地,结束了小麦育种长期存在的重育轻繁的历史,有力地推动了本区小麦的良种化和纯种化进程,使京冬8号很快成为本区的主栽品种,累计种植4700万亩,还开创了种子大量出口海外的先河.
推荐文章
小麦新品种新冬44号的选育及特征特性
小麦
新冬44号
特征特性
优质冬小麦新品种"山冬7号"栽培技术
冬小麦
山冬七号
栽培技术
小麦新品种先麦8号
小麦新品种
河南省农科院
郑麦9023
宛麦369
农业科学院
中早熟品种
种子公司
杂交育成
高产优质冬小麦新品种张冬30号
小麦新品种
高产优质
有性杂交后代
系谱法选育
yw243
试验示范
张掖市
甘肃省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小麦新品种京冬8号选育模式的回顾和总结
来源期刊 莱阳农学院学报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小麦 品种 育种模式
年,卷(期) 2001,(4)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74-279
页数 6页 分类号 S512.1+1
字数 5835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4-148X.2001.04.006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田立平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23 137 6.0 11.0
2 孙家柱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12 266 7.0 12.0
3 张福胜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7 39 4.0 6.0
4 尹峻玉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7 29 3.0 5.0
5 郭仁峻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8 136 5.0 8.0
6 薛民生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3 27 2.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9)
同被引文献  (21)
二级引证文献  (12)
198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3(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4(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6(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9(5)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3)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小麦
品种
育种模式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青岛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季刊
1674-148X
37-1459/N
大16开
山东省青岛市城阳区春阳路
196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720
总下载数(次)
1
总被引数(次)
11781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