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自本世纪50年代以来,西方经济学家对劳动剩余经济进行了认真研究,并有多人对二元经济理论不断进行修正和补充,也不断提出挑战,这些修正、补充和挑战使劳动剩余经济更为丰富和完善。我国是发展中国家,是典型的劳动剩余经济。经济研究者一致认识到,科学地开发我国的剩余劳动力资源,是未来经济发展的关键所在。所谓剩余劳动力资源包括城市的剩余劳动力资源和农村的剩余劳动力资源。据有关研究资料,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占社会总劳动剩余量的68%,这说明,对我国农村剩余劳动的研究在我国劳动剩余经济研究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本文即是根据这一前提,在调查了海东地区部分乡村后,对我国农村剩余劳动的状况及其转移途径进行了一次小范围区域性的微观研究,以期为该问题的宏观理论研究和宏观决策提供一些微观解剖证据,并提醒各级决策者充分认识到人力资源开发在青海农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使青海农村经济在西部大开发中有真正增长。
推荐文章
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对策
农村
剩余劳动力
转移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与人口城市化
农村剩余劳动力
人口城市化
腾冲市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困境及对策研究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就业困境
腾冲市
关于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政策分析
剩余劳动力
转移
政策分析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浅议我省农村剩余劳动资源的开发途径——从对我省几个乡村劳动剩余状况的典型调查谈起
来源期刊 青海经济研究 学科 经济
关键词 青海 农村 剩余劳动力 劳动力资源 开发
年,卷(期) 2001,(3)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4-48
页数 5页 分类号 F327.44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刘永祥 青海省建行公司业务处 3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青海
农村
剩余劳动力
劳动力资源
开发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青海经济研究
双月刊
青海省西宁市五四大街西路4号省计委经济研
出版文献量(篇)
1851
总下载数(次)
6
总被引数(次)
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