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次生孔隙在我国陆相湖盆碎屑岩储层中占有很大比例,主要类型有粒间溶孔、粒内溶孔、铸模孔、胶结物内溶孔和裂缝等.通过研究认为次生孔隙的形成机制有4种:(1)与有机质热演化有关;(2)与大气水渗滤作用有关;(3)与深部地质作用有关;(4)与构造作用有关.寻找次生孔隙发育带的方向为:①晚成岩阶段A亚期为主、次为B亚期的砂岩段中.②沉积间断面附近.③有深大超壳断裂活动区.次生孔隙形成机制的研究对焉耆盆地,泌阳凹陷的油气勘探具有指导意义.
推荐文章
碎屑岩次生孔隙形成机制
碎屑岩
次生孔隙
形成机制
砂岩
深层、超深层碎屑岩储层勘探现状与研究进展
深层
超深层
碎屑岩
溶蚀作用
埋藏方式
深部碎屑岩储层次生孔隙发育机理研究进展
次生孔隙
溶蚀机理
异常压力
深部碎屑岩储层
深层碎屑岩储层次生高孔带发育特征及成因——以吐哈盆地台北凹陷下侏罗统为例
深层碎屑岩储集层
正常最大原生孔隙度
次生高孔带
成因机制
早侏罗世
吐哈盆地
台北凹陷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碎屑岩储层次生孔隙形成机制及其勘探意义
来源期刊 河南石油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陆相盆地 碎屑岩储层 次生孔隙 机理 勘探意义
年,卷(期) 2001,(2) 所属期刊栏目 地质勘探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1-14
页数 4页 分类号 TE112.23
字数 4227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3-8217.2001.02.004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赵追 3 22 2.0 3.0
2 孙冲 2 6 1.0 2.0
3 张本书 3 6 1.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7)
共引文献  (8)
参考文献  (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陆相盆地
碎屑岩储层
次生孔隙
机理
勘探意义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石油地质与工程
双月刊
1673-8217
41-1388/TE
16开
河南省南阳市油田中山路
36-117
1988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575
总下载数(次)
9
总被引数(次)
1992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