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应用染色体C带及银染核仁组成区定位分析方法对斑腿蝗科4种昆虫,即小蹦蝗属2种:峨眉小蹦蝗Pedopodisma emeiensis和秦岭小蹦蝗P.无翅蝗属2种:小无翅蝗Zubovskia和柯氏无翅蝗Z. koeppeni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4种蝗虫染色体数目(2n♂=21,XO)一致,染色体分组型式相近.从染色体带型特征来看,属内具有共性,构成标志性带纹特点,例如,小蹦蝗属M8染色体上具有端带;无翅蝗属X染色体具有特殊带纹.银染核仁组成区定位在两属各有特点,小蹦蝗属位于第8号染色体端部区域;无翅蝗属位于X染色体端部区域.除上述属内共性之外,各物种C带带纹又存在明显差异,其中峨眉小蹦蝗带型极为特殊.文中还对上述4种蝗虫带型结构特征及其进化意义作了讨论.
推荐文章
广西两种负蝗的染色体C带核型的比较研究
负蝗属
染色体
核型
C带
斑腿蝗科两种短翅蝗虫的染色体研究
染色体
C带
交叉频率
昆明拟凹背蝗
绿胫舟形蝗
斑腿蝗科
火炬松与湿地松染色体的荧光带型
火炬松
湿地松
荧光带型
四种蝽科昆虫的染色体研究
半翅目
蝽科
染色体
核型
减数分裂
模式图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四种斑腿蝗科昆虫染色体带型的比较
来源期刊 昆虫学报 学科 生物学
关键词 染色体带型 小蹦蝗属 无翅蝗属
年,卷(期) 2001,(3)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68-275
页数 8页 分类号 Q962
字数 4397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0454-6296.2001.03.003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郭亚平 山西大学生命科学系 99 1394 18.0 30.0
2 马恩波 山西大学生命科学系 170 2032 22.0 3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6)
同被引文献  (33)
二级引证文献  (91)
198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4(6)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1)
2005(5)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2)
2006(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2007(15)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11)
2008(11)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9)
2009(8)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8)
2010(9)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8)
2011(16)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12)
2012(5)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3(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4(6)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5(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6(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7(5)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8(16)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4)
2019(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20(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染色体带型
小蹦蝗属
无翅蝗属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昆虫学报
月刊
0454-6296
11-1832/Q
16开
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5号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195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602
总下载数(次)
9
相关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英文译名: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官方网址:http://www.nsfc.gov.cn/
项目类型:青年科学基金项目(面上项目)
学科类型:数理科学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