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摘要:
国际马铃薯中心在中国设立的研究项目主要集中在抗晚疫病材料的引进、评价和利用;晚疫病菌生物学特性的研究及晚疫病的综合防治研究.自中国与国际马铃薯开展科技合作以来,已引进了近300份抗晚疫病的马铃薯种质资源,包括杂交种子、试管苗和薯块.从中筛选出了一些可直接用于生产的抗晚疫病材料,从引进的杂交实生种子组合中也筛选出了一些新的品种,并利用这些资源与国内品种资源进行杂交,从中培育出新的抗性品种,极大地减轻了晚疫病对我国马铃薯生产的影响.为研究晚疫病菌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对瑞毒霉的抗性,从国内马铃薯主产省区收集了200多个菌株,并对生理小种和抗药性进行鉴定,所保存的菌株为进一步研究晚疫病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以利用马铃薯品种抗性为基础的综合防治研究工作已开始在中国进行,重点放在基因与环境的互作、预测预报和特定农业生态区综合防治配套技术上.
推荐文章
马铃薯抗晚疫病基因研究进展
马铃薯
晚疫病
抗性基因
马铃薯晚疫病品种抗性监测研究
不同品种
马铃薯晚疫病
抗性
产量
马铃薯晚疫病菌群体遗传结构研究进展
马铃薯晚疫病菌
交配型
生理小种
甲霜灵敏感性
基因型
分子标记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国际马铃薯中心(CIP)在中国马铃薯晚疫病研究概况
来源期刊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学科
关键词 国际马铃薯中心 晚疫病 中国
年,卷(期) 2001,(2)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4-48
页数 5页 分类号 S435.32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0-1573.2001.02.010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谢开云 国际马铃薯中心驻京办事处 17 282 8.0 16.0
2 王毅 国际马铃薯中心驻京办事处 18 246 10.0 15.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9)
同被引文献  (8)
二级引证文献  (44)
200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08(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2009(6)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0(5)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1(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2(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3(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4(5)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5(5)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6(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7(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8(6)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9(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20(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国际马铃薯中心
晚疫病
中国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双月刊
1000-1573
13-1076/S
大16开
1959-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463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3575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