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探索术中诱发电位对脊髓缺血性损害的监测作用.方法:12只犬,随机分为3组,分别行单纯注射造影剂、使用明胶海绵和碘油作栓塞剂栓塞单侧肋间动脉(左T8/9)造成脊髓缺血,术中应用运动诱发电位(MEPs)和体感诱发电位(SEPs)监测,观察术中、术后MEPs与SEPs的变化,比较各组术后运动分级和病理检查结果.结果:注射造影剂或栓塞剂时SEPs和MEPs潜伏期均有不同程度的延长,波幅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但单纯造影组5min后恢复,明胶海绵组30min恢复,碘油组30min仍未见恢复.MEPs变化与运动功能分级一致,SEPs和MEPs都与病理形态相关.结论:SEPs、MEPs对脊髓缺血性损害具有良好的监测作用;MEPs的改变与术后脊髓运动功能相关.
推荐文章
诱发电位评价缺血性中风后脑功能的实验研究
缺血性中风
诱发电位
脑功能
诱发电位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认知功能预测价值对比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诱发电位认知功能预测价值
诱发电位预测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运动发育的价值
缺氧缺血,脑
诱发电位,运动
新生儿
脊髓损伤后体感诱发电位的改变
脊髓
诱发电位,躯体感觉
脊髓损伤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诱发电位监测脊髓缺血性损害的实验研究
来源期刊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缺血性损害 血管内栓塞 体感诱发电位 运动诱发电位
年,卷(期) 2001,(2) 所属期刊栏目 基础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95-99
页数 5页 分类号 R651.2
字数 4537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4-406X.2001.02.009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张电波 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影像科 26 304 10.0 17.0
2 肖湘生 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影像科 243 2307 24.0 34.0
3 欧阳强 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影像科 24 250 10.0 15.0
4 董生 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影像科 45 442 11.0 19.0
5 董伟华 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影像科 47 394 11.0 18.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4(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缺血性损害
血管内栓塞
体感诱发电位
运动诱发电位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月刊
1004-406X
11-3027/R
大16开
北京市朝阳区樱花园东街中日友好医院内
82-457
199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531
总下载数(次)
4
总被引数(次)
6200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