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选择健康无病、6-7月龄间断奶的公牛犊30头,随机分成3组,即对照组CK、试验组TE1和TE2,每组10头.对照CK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TE1和TE2组分别补饲0.1%由纤维素酶、果胶酶、蛋白酶与淀粉酶组成的酶制剂E1和由木聚糖酶、果胶酶、蛋白酶与淀粉酶组成的酶制剂E2;试验60d,测定加酶对生产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与CK组相比,TE1组日增重提高7.51%(P<0.05),混合精料、粗料与增重比各下降7.00%(P<0.05)、1.23%(P<0.05);TE2组增重提高4.20%(P<0.05),混合精料、粗料与增重比各下降3.86%(P<0.05)和0.31%(P>0.05);试验组犊牛断奶后对粗饲料的适应性有所增强;两组酶配方中,以纤维素酶为主的E1效果优于E2.
推荐文章
补饲不同配方酶制剂对断奶犊牛生产性能的影响
酶制剂
纤维素酶
增重
饲料利用率
断奶犊牛
复合酶制剂对肉鸡生产性能的影响
复合酶制剂
肉鸡
生产性能
成活率
饲用酶制剂对蛋鸡生产性能的影响研究
瑞特利禽专用复合酶
产蛋鸡
高峰期
蛋品质
添加粗酶制剂对改善肉仔鸡生产性能的研究
酶制剂
日粮
肉仔鸡
生产性能
生化指标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补饲不同配方酶制剂对犊牛断奶后生产性能的影响
来源期刊 黄牛杂志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酶制剂 增重 饲料利用率 断奶犊牛
年,卷(期) 2001,(3) 所属期刊栏目 科学试验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9-31
页数 3页 分类号 S816.32
字数 1592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1-9111.2001.03.007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刘亚力 珠海溢多利有限公司技术部 6 101 6.0 6.0
2 朱元招 安徽技术师范学院动物科学系 2 29 2.0 2.0
3 韩定忠 安徽利辛县开元养殖集团黄牛育肥场 1 14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4)
同被引文献  (6)
二级引证文献  (46)
1993(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4(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5(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08(6)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1)
2009(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0(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1(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2(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3(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4(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5(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6(6)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7(5)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8(6)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9(6)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6)
2020(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酶制剂
增重
饲料利用率
断奶犊牛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牛业科学
双月刊
1001-9111
61-1449/S
大16开
陕西杨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西农校区动物科技学院内
52-113
197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282
总下载数(次)
1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