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传统的指纹法以指纹比值为参数,需要大量配比试验,原油气相色谱绝对定量法以指纹绝对浓度作参数,既可节省工作量,又可提高分析精度。可用于测定混采井产液剖面的气相色谱指纹法近年快速发展。具体方法是:将单层原油和混采井原油气相色谱谱图上的峰编号;计算单层原油中各指纹化合物的绝对浓度, 选择绝对浓度相差较大的指纹作为参数;将单层原油以不同质量配比混合,计算各指纹化合物的绝对浓度;根据配比比例及各指纹参数的绝对浓度,建立极坐标形式图版。建立了长庆油田延安采油厂侯市区块的标准指纹图版,并进行了实际配比验证。使用此图版得到的该区块3口混采井的拟合计算结果,与用偏最小二乘法计算的结果非常接近,证明了方法的可行性。色谱指纹法在油田未被普遍应用,认为一是地质因素的原因,二是技术原因。讨论了地质因素原因的一些解决方法。图2表3参5(李月琪摘)
推荐文章
应用紫外光谱技术计算合采井单层产能贡献
紫外光谱
合采井
产能贡献
稠油油藏
QHD32-6-3井区
BP网络在计算多层混采原油分层产能贡献中的应用
色谱指纹
BP网络
非线性
产能贡献
陆梁油田
原油气相色谱指纹可配比性实验研究
可配比性
色谱指纹
气相色谱
化学模拟
BP人工神经网络在合采井单层产能贡献率配分中的应用
合采井
产能贡献率
BP人工神经网络
气相色谱
配比实验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单层原油配比实验图版及其在混采井中的应用
来源期刊 石油勘探与开发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绝对定量 色谱指纹 长庆油田 指纹图版 参数
年,卷(期) 2001,(6) 所属期刊栏目 油田开发与油藏工程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82-83
页数 2页 分类号 TE125.5
字数 2169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1000-0747.2001.06.023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培荣 17 269 9.0 16.0
2 何文祥 3 41 3.0 3.0
3 刘逸 3 36 2.0 3.0
4 李才学 1 21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1)
同被引文献  (36)
二级引证文献  (76)
199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4(5)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5(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06(7)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5)
2007(15)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11)
2008(9)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7)
2009(6)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0(6)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1(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2(8)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3(6)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4(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5(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6(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7(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8(6)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9(1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0)
2020(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绝对定量
色谱指纹
长庆油田
指纹图版
参数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石油勘探与开发
双月刊
1000-0747
11-2360/TE
大16开
北京海淀区学院路20号《石油勘探与开发》编辑部
82-155
197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244
总下载数(次)
4
总被引数(次)
9690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