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揭示V毒素在溶血性尿毒症(HUS)和其他与多源性大肠杆菌(VTEG)相关疾病中的病理性损伤作用方法:运用流式细胞技术,荧光标记探针--BCECF/AM和细胞色素C还原法测定超氧离子(O-2)技术.结果:重组V2毒素(rVT2)对中性粒细胞自发性凋亡有着显著性的抑制作用.被rVT2延迟了凋亡的中性粒细胞仍然保留多种生物学活性,如:细胞表面粘附分子的表达(CD62L减少和CD11b/CD18增加),粘附人脐带静脉血管内皮细胞(HUVEC)以及产生超氧离子(O-2).结论:V2毒素延长中性粒细胞的功能性生命期限,会加重炎症局部的炎症反应,这可能是HUS和VTEG相关疾病的发生过程中,中性粒细胞介导的组织损伤的一个重要因素.
推荐文章
重组V2毒素延长中性粒细胞的功能性生命期限
中性粒细胞
V2毒素
溶血性尿毒症
VTEC相关疾病
抗甲状腺药导致粒细胞缺乏与血浆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和抗中性粒细胞抗体的相关性研究
粒细胞缺乏
抗甲状腺药
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
抗中性粒细胞抗体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与脑出血早期功能恶化的关系
脑出血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
神经功能恶化
中文版SF-36 v2量表评价住院心房颤动患者生命质量的适用性研究
心房颤动
生活质量
问卷调查
SF-36 v2
信效度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重组V2毒素延长中性粒细胞的功能性生命期限
来源期刊 泸州医学院学报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中性粒细胞 V2毒素 溶血性尿毒症(HUS) VTEG相关疾病 中性粒细胞的功能
年,卷(期) 2001,(5)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65-369
页数 5页 分类号 R378.21
字数 3401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0-2669.2001.05.00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李娟 泸州医学院中心实验室 51 223 8.0 13.0
2 刘佳佳 泸州医学院中心实验室 54 331 9.0 16.0
3 段承刚 泸州医学院中心实验室 57 224 7.0 13.0
4 谢华福 泸州医学院中心实验室 27 151 6.0 11.0
5 宋杰 泸州医学院中心实验室 30 120 6.0 9.0
6 曾付兰 泸州医学院附属医院检验科 10 19 3.0 4.0
7 赤星透 日本北里大学医学部内科 3 1 1.0 1.0
8 近滕启文 日本北里大学医学部内科 2 0 0.0 0.0
9 甘琳 泸州医学院中心实验室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9(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1(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5(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中性粒细胞
V2毒素
溶血性尿毒症(HUS)
VTEG相关疾病
中性粒细胞的功能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西南医科大学学报
双月刊
2096-3351
51-1772/R
大16开
四川省泸州市龙马潭区香林路1段1号
1978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854
总下载数(次)
6
总被引数(次)
1168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