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研究氟尿嘧啶及其类脂纳米粒在兔体内的药物动力学.方法:血样经乙酸乙酯萃取后,分别在Shimpack CLC-ODS(5μm,150 mm×4.6 mm)色谱柱上分离,以乙睛-水(30:70)作为流动相,在265 nm处检测,所得血药数据用3P87程序拟合并估算药物动力学参数.结果:氟尿嘧啶及其类脂纳米粒体内过程均符合二室开放模型,主要药物动力学参数为:TI/2a分别为0.162和0.080 7 h,T1/2β分别为6.980和1.283 h,CL(s)分别为0.818和0.163 3 L/h.结论:氟尿嘧啶与其类脂纳米粒体内主要药物动力学参数有显著的差异,提示氟尿嘧啶制备成胶体微粒制剂可改变其体内药物动力学行为.
推荐文章
5-氟尿嘧啶缓释化疗药代动力学研究
氟尿嘧啶
迟效制剂
药代动力学
5-氟尿嘧啶壳聚糖纳米粒冻干粉的制备
5-氟尿嘧啶
冻干粉
冻干保护剂
磺胺嘧啶钠在淮南麻鸭体内药物动力学试验
磺胺嘧啶钠
淮南麻鸭
药物动力学
5-氟尿嘧啶磁性脂质体纳米粒在大鼠体内药物动力学研究
5-氟尿嘧啶磁性脂质体纳米粒
药物载体
靶向性
移植性肝肿瘤
药物动力学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氟尿嘧啶及其类脂纳米粒在兔体内药物动力学的比较
来源期刊 中国临床药学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氟尿嘧啶 类脂纳米粒 药物动力学
年,卷(期) 2001,(3)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62-164
页数 3页 分类号 R979.1+2|R969.1
字数 2101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7-4406.2001.03.01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张志荣 四川大学药学院 236 2536 28.0 38.0
2 于波涛 成都军区总医院药剂科 74 557 11.0 21.0
3 曾仁杰 成都军区总医院药剂科 120 1197 17.0 28.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5)
同被引文献  (19)
二级引证文献  (49)
198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2(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5(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6(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2008(7)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2)
2009(6)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0(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1(1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1)
2012(8)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3(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4(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5(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6(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7(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8(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氟尿嘧啶
类脂纳米粒
药物动力学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临床药学杂志
双月刊
1007-4406
31-1726/R
大16开
上海市医学院路138号
4-573
199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997
总下载数(次)
1
总被引数(次)
14781
相关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英文译名: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官方网址:http://www.nsfc.gov.cn/
项目类型:青年科学基金项目(面上项目)
学科类型:数理科学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