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用AM1优化结合量子化学从头计算方法,选用模型化合物对2种含磷聚酰亚胺和1种含全氟查尔酮(chalcone)聚酰亚胺结构单元的基态和一,三重激发态的电荷分布,偶极矩及能量进行了研究,探讨了3种聚酰亚胺形成电荷转移络合物的差异.结果表明在基态时均已发生了电荷转移,而在激发态,只有含磷聚酰亚胺的酰亚胺五元环的电荷转移更明显,并且通过分析计算结果认为含氟聚酰亚胺不宜作为光电导材料.
推荐文章
聚酰亚胺的电荷转移研究
聚酰亚胺
量子化学从头计算法
电荷分布
偶极矩
电荷转移络合物
含氟聚酰亚胺的研究进展
含氟聚酰亚胺
结构
性能
应用
含氟聚酰亚胺的合成与性能研究
2,2-双[4-(4-硝基-2-三氟甲基苯氧基)]六氟丙烷
含氟聚酰亚胺
合成
性能
光敏聚酰亚胺的合成
光敏聚酰亚胺
共聚
耐热性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含磷和全氟查尔酮的光敏聚酰亚胺的电荷转移研究
来源期刊 中南民族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学科 化学
关键词 聚酰亚胺 电荷迁移络合物 AM1 从 头算 电荷分布 偶极矩
年,卷(期) 2001,(4)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6-30
页数 5页 分类号 O633.22
字数 2643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2-4321.2001.04.007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洪宗国 中南民族学院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 82 886 17.0 26.0
2 张爱清 中南民族学院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 86 378 10.0 16.0
3 李云 中南民族学院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 8 71 4.0 8.0
4 陈栋华 中南民族学院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 50 540 14.0 21.0
5 罗冬冬 中南民族学院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 11 58 4.0 7.0
6 邓克俭 中南民族学院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 24 123 6.0 10.0
7 赵洪涛 中南民族学院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 1 1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聚酰亚胺
电荷迁移络合物
AM1
从 头算
电荷分布
偶极矩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季刊
1672-4321
42-1705/N
大16开
武汉市民院路5号
198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596
总下载数(次)
4
总被引数(次)
11010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