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摘要:
目的以猪胰弹性蛋白酶腐蚀动脉壁结构,建立动脉瘤模型,以期获得形态和病理均与临床颅内动脉瘤相似的模型.方法选用新西兰大白兔,将猪胰弹性蛋白酶处理过的兔一侧颈动脉段移植到对侧正常颈动脉侧壁形成动脉瘤模型.在2周~1个月内对动脉瘤模型进行复查,并行病理学检查.结果移植酶处理的动脉段形成的动脉瘤模型在1个月内保持稳定或略有增大,动脉瘤壁呈紫红色,容易破裂,弹力板缺失,只由薄层的结缔组织构成.结论移植酶处理的动脉段形成的动脉瘤模型手术操作简单,重复性好,模型稳定,具有良好的形态和病理特征,有望取代流行的静脉移植动脉瘤模型.
推荐文章
颅内动脉瘤破裂出血与巨噬细胞、载脂蛋白及弹力蛋白的相关性
颅内动脉瘤破裂出血
巨噬细胞
载脂蛋白
弹力蛋白
相关性
超声引导下注射凝血酶治疗医源性假性动脉瘤
超声引导
凝血酶
假性动脉瘤
肾动脉瘤治疗进展
肾动脉瘤
手术治疗
腹腔镜手术
多层螺旋 CT 血管成像在颅内多发动脉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颅内动脉瘤
体层摄影术,螺旋计算机
血管造影术
诊断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弹力酶诱发动脉瘤模型
来源期刊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学科
关键词 动脉瘤 模型 弹性蛋白酶
年,卷(期) 2001,(5)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35-438
页数 4页 分类号 R651.1|R816.1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尹可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神经外科研究所神经介入治疗室 2 36 2.0 2.0
2 吴中学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神经外科研究所神经介入治疗室 7 44 3.0 6.0
3 丁艳玲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神经外科研究所神经介入治疗室 1 33 1.0 1.0
4 杨新健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神经外科研究所神经介入治疗室 1 33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3)
同被引文献  (10)
二级引证文献  (72)
197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3(4)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4(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5(12)
  • 引证文献(7)
  • 二级引证文献(5)
2006(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07(12)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8)
2008(11)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8)
2009(13)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9)
2010(11)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1(1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9)
2012(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3(6)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4(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5(6)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6(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7(5)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8(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动脉瘤
模型
弹性蛋白酶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双月刊
1000-503X
11-2237/R
大16开
1979-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666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4352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