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通过调整动脉瘤夹位置,提高弹性酶结合动脉瘤夹法兔囊状动脉瘤模型的成功率.方法 将50只雄性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A、B、C组,采用弹性酶结合动脉瘤夹法建立兔囊状动脉瘤模型;A组20只采用弧形无创动脉瘤夹临时夹在右侧颈总动脉起始部及部分右侧锁骨下动脉上,B、C组各15只动脉瘤夹内侧缘分别夹在离起始段0.3 cm和1.0 cm处.造模第28天,磁共振血管成像(MRA)检查该模型动脉瘤形态,弹性纤维染色法观察其病理学变化.结果 造模第28天,MRA显示A组15只可见动脉瘤影,B组仅1只见窄颈动脉瘤,C组均未见明显动脉瘤影.A组与B、C组比较,P均<0.01.A组动脉瘤壁增厚,内皮细胞消失;弹力纤维明显减少、甚至消失,外层胶原纤维致密增厚;炎性细胞减少.而B、C组为血管残端,组织学表现为内皮细胞及弹力纤维完整,少量炎性细胞浸润.结论 动脉瘤夹内侧缘的位置在右侧颈总动脉起始段,能明显提高弹性酶结合动脉瘤夹法兔囊状动脉瘤模型的成功率.
推荐文章
CTA在急诊动脉瘤夹闭术中的应用
CT血管造影(CTA)
脑动脉瘤
显微手术
弹力酶诱发动脉瘤模型
动脉瘤
模型
弹性蛋白酶
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动脉瘤特征及其与临床相关性研究
蛛网膜下腔出血
动脉瘤
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Hunt-Hess分级
肾动脉瘤治疗进展
肾动脉瘤
手术治疗
腹腔镜手术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动脉瘤夹位置与动脉瘤模型的关系
来源期刊 山东医药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动脉瘤 动物模型 动脉瘤夹 胰弹性蛋白酶 右颈总动脉
年,卷(期) 2013,(40) 所属期刊栏目 基础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8-30,后插2
页数 4页 分类号 R732.2
字数 2080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2-266X.2013.40.009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李美华 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63 216 8.0 10.0
2 蒋秋华 38 92 5.0 7.0
3 叶新运 16 42 4.0 6.0
4 黄乾亮 7 13 2.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8)
共引文献  (23)
参考文献  (1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7)
二级引证文献  (3)
1900(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2(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4(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5(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7(6)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8(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9(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0(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1(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动脉瘤
动物模型
动脉瘤夹
胰弹性蛋白酶
右颈总动脉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山东医药
周刊
1002-266X
37-1156/R
大16开
济南市燕东新路6号
24-8
1957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5362
总下载数(次)
42
总被引数(次)
199298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