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病例
患者,30岁,农民。于2000年7月17日因全身痒、痛、脱皮而到我院就诊。患者于1月前,因经荧光基因检测示支原体阳性,曾服用氟哌酸、交沙霉素、罗红霉素、阿奇霉素、美满霉素等药,病情无好转。于7月12日改服巴沙片(成都信特药业有限公司)每天1次,每次0.3g。服药48h后,患者感全身轻度瘙痒,脸部、双前臂的皮肤变黑,未作处理,仍继续服用该药。于d3,皮肤变黑处出现褪皮伴灼热感,且有少数小水疱出现,瘙痒加剧。患者即到当地医院予抗过敏处理,仍继续服用巴沙片,病情无好转。d5后,以上症状加重,且出现头痛、发冷等症状,才到我院就诊。查体:患者既往无药物及食物过敏史。体温38.2℃,呼吸20次/min,脉搏85次/min,脸部、前臂色素沉着并褪皮、灼热感,全身散状小水疱,心肺腹(—),皮肤划痛试验呈阳性,白细胞15.8×109/L,中性0.64,淋巴0.36,嗜酸性粒0.06,尿常规正常。诊断:药物光过敏。治疗:①停用巴沙片,注意避光及休息;②痒苦乐民10ml,静脉注射和5%葡萄糖250ml+vit C 3g静脉滴注,连用3d,以上症状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