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应用克氏原螯虾作为动物模型研究对虾白斑综合征病毒(WSSV)的感染增殖特性,涉及感染温度、感染途径、继发感染、半数致死量(LD50)、免疫保护及保存期等.结果显示,22~25℃时,接种WSSV的螯虾一般于2~7d内死亡,温度升高对病毒增殖影响不显著,30~32℃时,平均死亡时间2~6d,温度降低对病毒增殖影响较显著,15~19℃时,接种螯虾平均2~10d内死亡,8~10℃时,平均死亡时间3~13d.感染途径分别用腹节肌肉、腹节皮下注射及口服,均能使螯虾感染发病,而浸泡方式不能使螯虾发病.细菌分离和细菌定量结果表明,寄生于螯虾心脏、肝胰腺内的阴沟肠杆菌在感染后期大量增殖,菌量分别是正常螯虾的25和30倍,形成继发感染.用螯虾测定WSSV的LD50为10-6.5@mL-1种毒液.将病毒56℃,30min灭活后免疫螯虾,不能使螯虾形成免疫保护.WSSV匀浆液-30℃冻存1年后失活,而-30℃冻存于螯虾体内WSSV保存1年后仍有活力.
推荐文章
二温式PCR检测对虾白斑综合征病毒
对虾
白斑综合征病毒
二温式
PCR
对虾白斑综合征病毒射阳株的分离及其在螯虾体内的动态分布
白斑综合征病毒
螯虾
病毒分离
斑点杂交
单抗ELISA
动态分布
宁波地区南美白对虾白斑综合征病毒(WSSV)的检测与分析
南美白对虾
白斑综合征病毒(WSSV)
PCR
宁波
白斑综合征病毒在养殖克氏原螯虾中感染流行研究
克氏原螯虾
对虾白斑综合征病毒
组织病理
PCR
人工回感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对虾白斑综合征病毒在螯虾动物模型的感染特性
来源期刊 水产学报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克氏原螯虾 白斑综合征病毒 感染温度 感染途径
年,卷(期) 2001,(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7-51
页数 5页 分类号 S945.1+9
字数 2655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1000-0615.2001.01.010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76)
同被引文献  (89)
二级引证文献  (375)
1995(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2(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3(5)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1)
2004(9)
  • 引证文献(7)
  • 二级引证文献(2)
2005(15)
  • 引证文献(6)
  • 二级引证文献(9)
2006(13)
  • 引证文献(6)
  • 二级引证文献(7)
2007(22)
  • 引证文献(7)
  • 二级引证文献(15)
2008(28)
  • 引证文献(8)
  • 二级引证文献(20)
2009(36)
  • 引证文献(11)
  • 二级引证文献(25)
2010(2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5)
2011(42)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38)
2012(32)
  • 引证文献(7)
  • 二级引证文献(25)
2013(34)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30)
2014(2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20)
2015(2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1)
2016(3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31)
2017(30)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27)
2018(4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40)
2019(27)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7)
2020(1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克氏原螯虾
白斑综合征病毒
感染温度
感染途径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水产学报
月刊
1000-0615
31-1283/S
大16开
上海市临港新城沪城环路999号
4-297
196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756
总下载数(次)
1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