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以5×107cfu/ml、0.05ml/鼠新型隐球菌液给小鼠脑室感染(ic)后,分别iv氟康唑(FCZ)10和20mg/(kg·d)或大氟康(DF)20mg/(kg·d).连续7d.ic后连续观察18d后结果:FCZ和DF均能显著延长小鼠平均存活时间和存活百分率.经im氢化可的松2mg(kg·d)×19d造成免疫抑制的兔子,分别ic新型隐球菌液3×108cfu/ml、0.3ml/兔,在ic 4d后开始分别ivFCZ20、40、60mg/(kg·d)或者AMB 1mg/(kg·d);连续7d或14d.结果表明FCZ和AMB均能显著减少兔脑组织中新型隐球菌的log cfu/g脑;且与ic前比较;FCZ使兔子体温和体重基本复原;而AMB却使其体温显著升高.体重显著下降.
推荐文章
36例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的临床分析
新型隐球菌
隐球菌性脑膜炎
临床分析
诊断
治疗
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21例临床分析
隐球菌性
脑膜炎
诊断
46例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临床诊治分析
隐球菌
脑膜炎
诊断
鞘内注射
治疗
61例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临床和病理分析
新型隐球菌
脑膜炎
临床表现
病理学
误诊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静脉注射氟康唑对新型隐球菌致脑膜炎的效果
来源期刊 中国医药导刊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氟康唑 大氟康 两性霉素B 新型隐球菌脑膜炎
年,卷(期) 2001,(5) 所属期刊栏目 基础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86-387
页数 2页 分类号 R3
字数 2455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9-0959.2001.05.020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国村 4 16 2.0 4.0
2 任波 1 1 1.0 1.0
3 李宗祥 3 3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3)
199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5(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8(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氟康唑
大氟康
两性霉素B
新型隐球菌脑膜炎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医药导刊
月刊
1009-0959
11-4395/R
大16开
北京市西城区宣武门西大街26号院2号楼
2-492
199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3409
总下载数(次)
10
总被引数(次)
5799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