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德育是培养学生良好的情感、意志、品行的重要途径。但我们以往的德育尤其是道德教学中往往忽视甚至无视学生的主体性活动,主要表现在:①对道德教育的目标设定过于虚空。道德教育内容脱离社会生活实际、学生生活实际。②在道德教育方法上,把学生单纯地视为道德规范的被动的接受者,片面强调学生对于道德义务、道德责任的认同,而无视义务和权力的对等性,忽视学生的需要。③在道德行为养成上偏重于机械训练,不注重行为中的主体性和道德情感体验,把道德教育变为空洞的说教和粗暴的灌输。道德教育太过功利和狭隘,只理解到了道德是社会对个人的一种规范,是对个人的意志和行为的限制和防范。其实,道德更是个体发展的需要,是个体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的需要。而在个体道德发展过程中个体的主体性活动起着关键作用。
推荐文章
浅析思品课中的体验式教学模式
思品课
体验式
教学方法
趣味
关于小学思品课中的心理健康教育探究
小学教育
思想品德课程
心理健康教育
初中思品课导学案的运用
收获
思考
发展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思品课活动方式种种
来源期刊 大众心理学 学科 哲学
关键词 道德教育 学生 德育 主体性 实际 道德教学 关键作用 为道 意志 道德义务
年,卷(期) 2001,(3)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7-38
页数 2页 分类号 B82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道德教育
学生
德育
主体性
实际
道德教学
关键作用
为道
意志
道德义务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大众心理学
月刊
1004-6100
31-1228/G3
16开
上海市中山北路3663号华东师大田家炳教
4-469
198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590
总下载数(次)
39
总被引数(次)
94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