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探讨室上速并发心房颤动(房颤)的电生理特性及其发生机制。方法对38例室上速患者,根据有无房颤史分为两组,即:房颤组18例,无房颤组20例。分别测量两组室上速周长、心房内压、心房各部位有效不应期、心房不应期离散度、心房最大不应期与室上速周长的比值,所有对象均行射频消融术治疗室上速,并行为期半年的随访,观察两组病人房颤的发生情况。结果房颤组与无房颤组的室上速周长分别为(326±9)ms,(331±11)ms,P>0.05。在窦性心律与室上速发作时,房颤组的心房不应期离散度均较无房颤组增加,房颤组的心房最大不应期与室上速周长的比值比无房颤组明显增加(P<0.05)。房颤组的心房最大不应期比无房颤组增加(P<0.05),但却发生在心房的不同部位。结论 (1)室上速合并房颤与室上速周长无明显关系。(2)心房不应期离散度是室上速合并房颤发生和维持的一个重要机制。(3)心房最大不应期与室上速周长的比值可能是室上速诱发房颤的另一个机制。
推荐文章
心房颤动的治疗进展
心房颤动
药物治疗
电复律
射频消融
左耳封堵术
外科治疗
关注心房颤动的药物治疗
心房颤动
药物治疗
普罗帕酮
胺碘酮
华法林
伊布利特联合稳心颗粒治疗对心房颤动病人心脏电生理的影响
心房颤动
伊布利特
稳心颗粒
心脏电生理
QT离散度
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房颤动病人的预后评估
急性心肌梗死
心房颤动
预后评估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室上速并发心房颤动的电生理研究
来源期刊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室上速 心房颤动 机制 电生理
年,卷(期) 2001,(2) 所属期刊栏目 临床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89-91
页数 3页 分类号 R655
字数 1769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4-8812.2001.02.01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牛铁生 中国医科大学第三临床学院心脏内科 42 129 7.0 9.0
2 于海 中国医科大学第三临床学院心脏内科 2 2 1.0 1.0
3 傅鹏 中国医科大学第三临床学院心脏内科 1 1 1.0 1.0
4 陈惠斌 中国医科大学第三临床学院心脏内科 2 4 1.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室上速
心房颤动
机制
电生理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月刊
1004-8812
11-3155/R
大16开
北京市西城区大红罗厂街1号
82-662
199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407
总下载数(次)
8
总被引数(次)
1705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