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传统的结构抗震设计是通过增强结构自身的强度和刚度来达到目的,70年代初提出的结构振动控制技术改变了传统结构“硬碰硬”式的抗震思想,由结构与控制体系共同抵御外界荷载,能动地调谐结构的动态反应,是一种积极主动的结构抗震对策,结构控制包括主动控制,被动控制,半主动控制和混合控制,其中,被动控制技术是较少早得到发展和应用的工程减震技术,不需要外界能源输入能量,由控制机构隔离地震作用和消耗能量,达到减少结构地震反应的目的,如隔震,耗能减震和吸振减震等,基础隔震通过在上部结构与基础之间安装的隔震层把两者分开。隔震装置水平刚度相对于上部结构来说很小,通过降低结构的基频,使其远离地震的能量频带,以减小地震能量向建筑物的传播,结构的动力变形大大减小,从而保护了结构免遭地震破坏。
推荐文章
不同爆炸冲击震动输入对整体隔震系统隔震效果的影响
爆炸力学
隔震率
爆炸冲击信号
整体隔震
主脉宽
幅值
基础滑移隔震体系的隔震特点探析
基础滑移隔震
减震体系
隔震特点
运用隔震设计原理对某工程隔震设计分析
隔震
减震
抗震
时程分析法
中国的基础隔震技术(英文)
基础隔震
工程应用
发展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对基本隔震技术的初步认识及联想
来源期刊 山区开发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抗震结构 设计 隔震技术 减震策略
年,卷(期) 2001,(1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8-30
页数 3页 分类号 TU352.12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袁云华 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管委会 2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抗震结构
设计
隔震技术
减震策略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山区开发
月刊
50-1087/F
重庆市北碚区天生路2号
出版文献量(篇)
916
总下载数(次)
1
总被引数(次)
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