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观察中医综合疗法对慢性盆腔炎湿热瘀结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1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治疗组50例用中药综合疗法,即以内服中药方、外敷双柏散结合毛冬青灌肠液灌肠、静滴香丹和鱼腥草注射液治疗;对照组21例仅以内服中药治疗,治疗21天为1疗程。结果:2组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治疗效果明显提高,治疗组疗效与对照组相比,2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多途径、多疗程的综合疗法明显优于单一药物疗法。
推荐文章
中医综合疗法治疗湿热瘀结型慢性盆腔炎的多中心临床研究
中医综合疗法
湿热瘀结
慢性盆腔炎
临床治疗效果
红藤消痛饮治疗慢性盆腔炎湿热夹瘀证50例
慢性盆腔炎
湿热夹瘀证
红藤消痛饮
清热利湿、活血散结法治疗慢性盆腔炎(湿热瘀结证)临床研究
慢性盆腔炎
清热利湿、活血散结法
临床研究
综合疗法治疗湿热瘀阻型慢性盆腔炎疗效观察
慢性盆腔炎
综合疗法
妇乐冲剂
临床疗效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综合疗法治疗慢性盆腔炎湿热瘀结证50例疗效观察
来源期刊 新中医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子宫附件炎 湿热瘀结 中医疗法 慢性病
年,卷(期) 2001,(5) 所属期刊栏目 临床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6-27
页数 2页 分类号 R271.913.3
字数 2343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0256-7415.2001.05.01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缪江霞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妇科 8 112 4.0 8.0
2 廖慧慧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妇科 32 162 7.0 11.0
3 刘昱磊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妇科 1 55 1.0 1.0
4 陈美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妇科 4 108 2.0 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55)
同被引文献  (54)
二级引证文献  (340)
200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2(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3(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6(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10)
  • 引证文献(7)
  • 二级引证文献(3)
2008(12)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8)
2009(27)
  • 引证文献(8)
  • 二级引证文献(19)
2010(25)
  • 引证文献(6)
  • 二级引证文献(19)
2011(39)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35)
2012(3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2)
2013(40)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36)
2014(48)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43)
2015(28)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25)
2016(38)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7)
2017(3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31)
2018(2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2)
2019(2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2)
2020(9)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8)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子宫附件炎
湿热瘀结
中医疗法
慢性病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新中医
半月刊
0256-7415
44-1231/R
大16开
广州市机场路12号大院广州中医药大学
46-38
196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0925
总下载数(次)
15
总被引数(次)
10722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