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三江盆地位于黑龙江省东部,是一中生代形成的断陷盆地,盆地内中生代地层发育.通过三江盆地绥滨坳陷绥D2井孢粉化石的系统研究,在380.15~512.30 m井段发现了丰富的孢粉化石,计有58属98种,新建了Cyathidites-Asseretospora-Classopollis组合,这一孢粉化石组合体现了中侏罗世孢粉植被特征.依据新发现的孢粉化石资料,对绥D2井井下地层进行了重新厘定,将完井地质总结报告中原定为上侏罗统东荣组的上部(366.40~380.15 m)划归为中新统富锦组,将原定的东荣组下部(380.15~398.50 m)及原定的石炭-二叠系浅变质岩段(398.50~512.30 m)厘定为中侏罗统绥滨组.中侏罗统绥滨组在断陷内的发现,对重新认识三江盆地构造发展史、沉积演变史,进而指导盆地油气勘探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推荐文章
三江盆地绥滨坳陷白垩纪地层剥蚀厚度恢复
剥蚀厚度
孔隙度
镜质体反射率
不整合面
火山活动对三江盆地绥滨坳陷烃源岩演化的影响
火山活动
热源
镜质体反射率(Ro)
火山岩带
绥滨坳陷
三江盆地绥滨坳陷石油地质特征
绥滨坳陷
石油地质条件
含油气远景
三江盆地绥滨坳陷下白垩统煤系烃源岩评价
绥滨坳陷
有机质丰度
有机质类型
有机质成熟度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三江盆地绥滨坳陷绥D2井地层问题探讨
来源期刊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绥D2井 中侏罗世 孢粉化石 地层 探讨
年,卷(期) 2001,(5) 所属期刊栏目 石油地质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7-9
页数 3页 分类号 TE121.3+1
字数 2989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0-3754.2001.05.004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杨建国 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35 594 15.0 23.0
2 黄清华 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36 372 11.0 18.0
3 孔惠 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15 215 9.0 14.0
4 孔祥瑞 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1 20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0)
同被引文献  (105)
二级引证文献  (104)
1992(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6(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12)
  • 引证文献(9)
  • 二级引证文献(3)
2008(8)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6)
2009(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0(6)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1(1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0)
2012(7)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3(7)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4(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5(6)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6(1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9)
2017(8)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8(18)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7)
2019(2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1)
2020(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绥D2井
中侏罗世
孢粉化石
地层
探讨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双月刊
1000-3754
23-1286/TE
大16开
黑龙江省大庆让胡路区勘探开发研究院
14-105
198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317
总下载数(次)
9
总被引数(次)
4525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