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观察体表胃电刺激对胃动力障碍疾病的疗效,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入选具有上腹胀痛、早饱、呕吐等症状的患者52例,其中48例为功能性消化不良;1例表现为上腹消化不良,但有胆囊切除术史;此外,有胃动力障碍症状的IBS 和GERD患者共3例.仪器使用泰士生物科技有限公司WCH胃肠起搏器,双电极部位采用标准位置.胃电刺激治疗每日1次,每次45min,共10天,均在早餐后进行.治疗前后进行症状评分、测定胃对不透X-线标志物的5h排空率、以及记录胃电图.症状改善2个等级或完全消失为显效,改善1个等级为有效,无改善或加重为无效.(有效+显效)/总例数=有效率.结果 1.症状改善:治疗后对照组除"呕吐"外,2组所有症状都有改善( P<0.05),2组间治疗后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只有试验组"上腹痛"改善的有效率(100%)较对照组(70%)更为明显(P=0.024),其他症状改善的有效率在2组也都有提高,但2组间无差异(P>0.05).2.胃排空率:试验组治疗后明显高于治疗前. 而对照组治疗前和治疗后无统计学差异(P=0.4242).治疗前后差值的组间比较,试验组也高于对照组(P=0.014).3.胃电参数:试验组治疗后的餐后主频率高于餐前,也高于治疗前的餐后主频率,同时对照组治疗后的餐后正常胃电节律高于治疗前,不过在治疗前已经有餐后的胃动过速明显高于餐前(P=0.019).其他所有胃电参数的差值比较在两组间以及组内治疗前后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4.两组间治疗有效率的比较,患者评价两组相似,试验组和对照组分别为76.0%和57.7%(P=0.237),而医师评价试验组(80.0%)高于对照组(46.2%,P=0.02).5.症状总分的改善和胃排空的改善之间呈正相关.胃排空改善和餐后正常胃电节律改善之间也呈正相关.结论体表胃电刺激治疗胃动力障碍性疾病,症状可明显改善,其中有安慰剂效应.
推荐文章
胃起搏对胃动力障碍患者胃肌电活动和胃排空的影响
胃起搏
胃肌电活动
胃排空
胃动力障碍
胃力康颗粒治疗动力障碍型功能性消化不良疗效观察
胃力康颗粒
功能性消化不良
动力障碍型
脑电仿生电刺激治疗焦虑障碍的临床疗效评价
脑电仿生电刺激
焦虑障碍
疗效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2.116 体表胃电刺激对胃动力障碍疾病疗效的多中心临床研究
来源期刊 基础医学与临床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年,卷(期) 2001,(z1) 所属期刊栏目 论文(摘要)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84
页数 1页 分类号 R57
字数 1224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1-6325.2001.z1.127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罗金燕 西安交通大学附属医院 166 2379 26.0 39.0
2 邹多武 第二军医大学上海长海医院 158 1781 22.0 35.0
3 许国铭 第二军医大学上海长海医院 279 2118 23.0 34.0
4 王智凤 7 127 4.0 7.0
5 柯美云 37 598 14.0 24.0
6 朱有玲 西安交通大学附属医院 41 508 14.0 21.0
7 郭晓峰 1 3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3(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4(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基础医学与临床
月刊
1001-6325
11-2652/R
大16开
北京东单三条5号
82-358
198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613
总下载数(次)
10
总被引数(次)
2950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