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细沟剥蚀土粒随着细沟股流中含沙量的增加而减少,这一概念已在一些侵蚀模型(如WEPP)中得到应用。用黄土高原一种典型的粉壤土,在5种坡度(5°,10°,15°,20°,25°),3种流量(2,4,8 L/min)条件下进行了细沟侵蚀模拟试验,试验沟长0.5~8 m。通过405次试验,确定了不同坡度、入流量条件下,侵蚀产沙量与细沟长度的定量函数关系。在假定细沟径流和土壤侵蚀沿细沟的行为相同条件下,提出了一种计算含沙水剥蚀率的方法,并进一步表达了细沟剥蚀率随含沙量以及沟长变化的函数关系。实验结果在15°,20°,25°时表现出很好的显著性。
推荐文章
估算细沟含沙水流剥蚀率的改进方法
土壤
侵蚀
泥沙运移
剥蚀率
侵蚀细沟
侵蚀过程
含沙水流
土槽试验
确定陡坡细沟侵蚀含沙量的解析方法
细沟侵蚀
解析法
含沙量
陡坡
坡面土壤剥蚀率及其与水流含沙量的关系研究
天然降雨
REE示踪法
土壤剥蚀率
水流含沙量
基于土槽冲刷法的紫色土侵蚀细沟剥蚀率研究
紫色土
细沟剥蚀率
沟长
水流含沙量
耦合关系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陡坡细沟含沙水流剥蚀率的试验研究及其计算方法
来源期刊 农业工程学报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细沟侵蚀 剥离率 含沙水流
年,卷(期) 2001,(3) 所属期刊栏目 农业水土工程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4-27
页数 4页 分类号 S288|S157.9
字数 3645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1002-6819.2001.03.005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赵军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 100 1883 24.0 40.0
2 张晴雯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 6 156 6.0 6.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20)
参考文献  (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43)
同被引文献  (120)
二级引证文献  (303)
199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1(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3(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04(5)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1)
2005(9)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8)
2006(11)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9)
2007(18)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5)
2008(25)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23)
2009(15)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3)
2010(15)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11)
2011(18)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6)
2012(18)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8)
2013(18)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8)
2014(26)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24)
2015(15)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3)
2016(41)
  • 引证文献(6)
  • 二级引证文献(35)
2017(32)
  • 引证文献(7)
  • 二级引证文献(25)
2018(34)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32)
2019(25)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4)
2020(18)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7)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细沟侵蚀
剥离率
含沙水流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农业工程学报
半月刊
1002-6819
11-2047/S
大16开
北京朝阳区麦子店街41号
18-57
198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6403
总下载数(次)
36
总被引数(次)
39506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