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用动态热重分析(TG)研究了聚1,2-亚丙基碳酸酯(PPC)/橡胶共混弹性体的热分解反应.讨论了PPC/橡胶的热失重情况.动力学研究表明,热分解主要有3个过程.反应程度α<0.1时主要是防老剂、促进剂等有机配合剂的挥发失耗阶段;第二阶段主要是PPC相的失重,其活化能不断升高;第三阶段是橡胶相的失重过程.3个反应阶段都是一级反应.热分解活化能数据验证了聚1、2-亚丙基碳酸酯(PPC)/丁苯橡胶(SBR)弹性体中PPC与SBR形成界面互穿网络,网络互穿部分热分解活化能明显升高.马来酸酐的加入使相界面分子链的缠绕互穿更加完全.
推荐文章
聚(1,2-亚丙基碳酸酯)的应用研究新进展
二氧化碳共聚物
环氧丙烷
脂肪族聚碳酸酯
四(2-氯乙基)-1,2-亚乙基双磷酸酯的合成研究
磷酸三(2-氯乙基)酯(TCEP)
阻燃剂
四(2-氯乙基)-1,2-亚乙基双磷酸酯
聚碳酸亚丙酯马来酸酐的热分解动力学
聚碳酸酯
二氧化碳
热分解动力学
(R)-(-)-3-氯-1,2-丙二醇合成(R)-(-)-3-氯-2-羟丙基对甲苯磺酸酯的研究
(R)-(-)-3-氯-1,2-丙二醇
对甲苯磺酰氯
(R)-(-)-3-氯-2羟丙基对甲苯磺酸酯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聚1,2-亚丙基碳酸酯/橡胶体系的热分解
来源期刊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学科 化学
关键词 热分解 动力学 橡胶 二氧化碳共聚物 动态热重分析
年,卷(期) 2001,(5) 所属期刊栏目 论文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98-100
页数 3页 分类号 O631.2+2
字数 2444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1000-7555.2001.05.024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庞浩 中国科学院广州化学研究所 50 875 19.0 28.0
2 黄玉惠 中国科学院广州化学研究所 24 658 16.0 24.0
3 廖兵 中国科学院广州化学研究所 73 1376 22.0 35.0
4 丛广民 中国科学院广州化学研究所 18 491 12.0 18.0
5 林果 中国科学院广州化学研究所 6 91 4.0 6.0
6 赵树录 中国科学院广州化学研究所 7 107 4.0 7.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2)
同被引文献  (9)
二级引证文献  (40)
199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10)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2(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3(8)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4(6)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5(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6(1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0)
2017(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8(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9(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热分解
动力学
橡胶
二氧化碳共聚物
动态热重分析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月刊
1000-7555
51-1293/O6
大16开
成都市四川大学(西区)高分子研究所
62-67
198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8846
总下载数(次)
11
总被引数(次)
100547
相关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英文译名: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官方网址:http://www.nsfc.gov.cn/
项目类型:青年科学基金项目(面上项目)
学科类型:数理科学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