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研究鱼腥草氮、磷、钾营养吸收特性,为鱼腥草高产栽培、合理施肥提供依据.方法:定期定点采集鱼腥草样品,分别测定不同器官的氮、磷、钾含量.结果:鱼腥草不同生育时期养分含量不同,同一生育时期不同器官养分含量也不相同,其地上部分养分含量总体高于地下部分.鱼腥草为喜钾植物,其吸钾量大于吸氮量,磷的吸收量最少,而不同时期氮、磷、钾的吸收比例也不同.5~8月为鱼腥草氮和磷累积速度最快时期,钾的累积速度则与4~7月最快.每生产100 kg干鱼腥草全草,约需吸收氮1.615 kg,P2O5 0.712 kg,K2O 3.486 kg.结论:鱼腥草生产中应及时追肥,尤其钾的补充于4月下旬即可进行.追肥时还可根据具体情况在不同生育时期追施不同配比的养分,并建议采用叶面施肥,以加快地上部分对养分的吸收和运转.
推荐文章
柠檬酸对鱼腥草吸收累积铅锌矿区土壤中重金属的影响
柠檬酸
鱼腥草
重金属污染土壤
吸收累积
宁夏马铃薯氮、磷、钾养分的吸收累积特征
马铃薯
生育期
氮磷钾
吸收
累积
鱼腥草营养饮料的研制
鱼腥草
正交试验
苦丁茶
营养保健饮料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鱼腥草氮、磷、钾营养吸收和累积特性初探
来源期刊 中国中药杂志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鱼腥草 吸收
年,卷(期) 2001,(10)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论文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76-678
页数 3页 分类号 R567|S143
字数 3222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1001-5302.2001.10.009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吴卫 四川农业大学农学院 135 1821 23.0 35.0
2 杨瑞武 四川农业大学基础部 56 953 19.0 29.0
3 郑有良 四川农业大学农学院 114 1977 26.0 35.0
4 陈远学 四川农业大学农学院 53 615 14.0 21.0
5 马勇 6 114 6.0 6.0
6 任方伟 4 79 4.0 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6)
同被引文献  (56)
二级引证文献  (222)
199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6(5)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4)
2007(16)
  • 引证文献(8)
  • 二级引证文献(8)
2008(1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0)
2009(18)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6)
2010(21)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17)
2011(1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4)
2012(8)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8)
2013(17)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5)
2014(16)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4)
2015(18)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8)
2016(2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1)
2017(2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3)
2018(28)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26)
2019(15)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4)
2020(1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4)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鱼腥草
吸收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中药杂志
半月刊
1001-5302
11-2272/R
大16开
北京市东直门内南小街16号
2-45
195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5538
总下载数(次)
36
总被引数(次)
23620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