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初步评价新型双腔起搏心脏复律除颤器抗室性心动过速/室颤(VT/VF)及心动过缓起搏的临床效果,了解经腋静脉送入心房及心室电极的安全性及有效性。 方法 7例室性心动过速及或室颤同时伴有心动过缓患者接受了双腔起搏心脏复律除颤器治疗,其中冠心病5例、扩张性心肌病2例。心房及心室电极均在X光线透视、静脉注入造影剂指导下,直接穿刺腋静脉,从该静脉送入。 结果脉冲发生器埋在左上胸皮下5例,胸大肌与胸小肌之间2例。仪器对所有VT/VF均能及时识别并成功治疗,同时提供有效的房室顺序起搏功能。所有心内电极均成功地经腋静脉送入,无并发症。 结论双腔起搏心脏复律除颤器不但能有效地治疗严重室性心律失常,而且能提供可靠的房室顺序性起搏功能,且经腋静脉送入电极安全,可靠。
推荐文章
植入式心脏复律除颤器预防心脏性猝死的研究进展
植入式心脏复律除颤器
心脏性猝死
治疗
一级预防
二级预防
埋藏式心脏复律除颤器植入术中并发症的发生原因及护理
埋藏式心脏复律除颤器
心脏性猝死
心律失常
并发症
护理
高龄病人长期置入不同类型心脏起搏器对心脏功能的影响
缓慢型心律失常
心脏起搏器
心功能
高龄
生活质量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置入双腔起搏心脏复律除颤器及经腋静脉送入心内电极的初步临床体会
来源期刊 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心脏复律除颤器 心律失常 腋静脉
年,卷(期) 2001,(6) 所属期刊栏目 ORGINAL ARTICLES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68-570
页数 3页 分类号 R54
字数 语种 英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杨杰孚 北京医院心内科 73 279 10.0 1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13)
200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2(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3(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4(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5(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7(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8(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心脏复律除颤器
心律失常
腋静脉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
半月刊
0366-6999
11-2154/R
16开
北京市西城区宣武门东河沿街69号
2-920
1887
eng
出版文献量(篇)
13352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88077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