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浙江临床医学       
摘要:
目的 探讨心脏复律除颤器(ICD)在心脏再同步化治疗有反应患者后期阶段预防性植入的必要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CRT-D/CRT植入前后超声随访记录,包括左房内径大小(LAD)、左室收缩末内径(LVESD)、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射血分数(LVEF);回顾CRT-D/CRT二者随访的心律失常发生情况及CRT-D放电治疗事件;二者5年生存率.结果(1)80例CRT/CRT-D植入后有反应的患者(CRT44例,CRT-D36例),平均随访时间(6±2.8)年,两组治疗有反应患者LAD、LVEDD、LVESD数值均较植入前缩小,左室射血分数(LVEF)较植入前升高,但两组治疗有反应患者心脏结构及射血分数在植入后4年与植入后1年的变化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CRT-D/CRT植入后?1年内均有新发心律失常事件,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4年后二者新发生恶性心律失常事件发生率较低;(3)CRT-D治疗组患者5年生存率为86.1%,CRT治疗组5年生存率为84.1%,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48).结论? CRT能改善部分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逆转心室重构.随着治疗的持续,CRT能逐步减少有反应患者心律失常的发生,在治疗后期阶段可能不需预防性植入ICD.
推荐文章
植入式心脏复律除颤器预防心脏性猝死的研究进展
植入式心脏复律除颤器
心脏性猝死
治疗
一级预防
二级预防
埋藏式心脏复律除颤器植入术中并发症的发生原因及护理
埋藏式心脏复律除颤器
心脏性猝死
心律失常
并发症
护理
植入心脏再同步化治疗除颤器病人的围术期护理
慢性心力衰竭
心脏再同步化治疗除颤器
护理
心脏再同步化治疗扩张性心肌病心力衰竭疗效观察
心脏再同步化治疗
扩张性心肌病
心功能衰竭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心脏再同步化治疗后期阶段植入心脏复律除颤器的必要性
来源期刊 浙江临床医学 学科
关键词 心脏再同步化治疗 心律失常 心力衰竭
年,卷(期) 2019,(1)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0-12
页数 3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6)
共引文献  (5)
参考文献  (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9(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3(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5(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6(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心脏再同步化治疗
心律失常
心力衰竭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浙江临床医学
月刊
1008-7664
33-1233/R
大16开
1999-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1882
总下载数(次)
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