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黑素细胞与同种异体淋巴细胞混合培养,从体外实验来研究排斥反应的可能性。方法采用3H-dTR掺入同位素液态闪烁计数法测定淋巴细胞的转化增殖率,并用透射电镜观察混合培养后黑素细胞的超微结构。结果黑素细胞对同种异体淋巴细胞的转化增殖率与ConA刺激淋巴细胞转化增殖的阳性对照比较,结果显示黑素细胞的促淋巴细胞转化增殖的特异性抗原作用较弱。进一步比较黑素细胞对不同病期白癜风患者淋巴细胞的影响,发现黑素细胞对活动期白癜风患者淋巴细胞的刺激作用相对较强,而稳定期患者和正常人对照组结果差异无显著性。同时电镜观察结果显示同种异体的淋巴细胞对黑素细胞无明显损伤,黑素细胞经混合培养后,细胞的形态完整,黑素合成功能正常,胞体和树突无损伤。细胞内细胞器丰富,胞浆内可见大量的不同阶段黑素小体。结论正常人黑素细胞的促淋巴细胞转化增殖的特异性抗原作用较弱。同种异体淋巴细胞对黑素细胞超微结构无破坏作用。在进行同种异体移植时最好选择稳定期患者。
推荐文章
冻干同种异体骨粉与人淋巴细胞共培养时对细胞的影响
淋巴细胞
转化
同种异体骨
冻干
免疫原性
同种异体骨移植后T淋巴细胞的分布与变化
骨移植
同种异体
T淋巴细胞
分布
骨缺损
自体成骨细胞加同种异体骨复合移植的研究
成骨细胞
骨移植
移植,同种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同种异体淋巴细胞与黑素细胞混合培养的实验研究
来源期刊 中华皮肤科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黑素细胞淋巴细胞培养
年,卷(期) 2001,(1)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4-46
页数 3页 分类号 R75
字数 3242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760/j.issn:0412-4030.2001.01.013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廖康煌 上海医科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皮肤科 6 26 3.0 4.0
2 傅雯雯 上海医科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皮肤科 3 27 2.0 3.0
3 项蕾红 上海医科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皮肤科 2 6 2.0 2.0
4 郑志忠 上海医科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皮肤科 2 6 2.0 2.0
5 祝绿川 上海医科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皮肤科 2 6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11)
二级引证文献  (7)
198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7(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8(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9(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黑素细胞淋巴细胞培养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华皮肤科杂志
月刊
0412-4030
32-1138/R
大16开
南京市玄武区蒋王庙街12号
28-30
195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8661
总下载数(次)
24
总被引数(次)
5223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