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采用Tris-硼砂作为毛细管电泳分离测定甜菊苷的新体系,探讨了进样量、温度、电压、缓冲液浓度以及pH值等条件对甜菊苷分离效果、灵敏度及分离时间的影响.通过优化各种实验条件,建立一种毛细管区带电泳分离甜菊苷的新方法.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如下优点:1)快速:甜菊中两种主要甜味成分在3.5 min内均达到完全分离;2)灵敏度高:最小检测浓度可达6.2×10-5 mol/L;3)分离效率高:理论塔板数高达3.3×104 /m;4)稳定性好:St出峰时间的R.S.D为0.71%,RA为0.46%.Stevioside在0.5~7.0 mg/mL的浓度范围内存在良好的线性关系.实验实现了甜菊叶提取物中甜菊苷的分离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推荐文章
苯并三氮唑的毛细管区带电泳测定
毛细管电泳
苯并三氮唑
水处理剂
循环冷却水
毛细管区带电泳法测定注射用甲氨蝶呤的含量
毛细管区带电泳
甲氨蝶呤
含量测定
毛细管区带电泳法测定中草药中的有机酸
毛细管区带电泳(CZE)
阿魏酸
绿原酸
咖啡酸
金银花
蒲公英
蜂胶
毛细管区带电泳检测磷霉素的杂质谱
毛细管区带电泳
杂质谱
磷霉素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毛细管区带电泳分离测定甜菊中主要甜味成分甜菊苷
来源期刊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学科 化学
关键词 甜菊苷 毛细管区带电泳(CZE) 分离测定
年,卷(期) 2001,(1) 所属期刊栏目 海洋学.生命科学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50-156
页数 7页 分类号 O658.9
字数 2575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0438-0479.2001.01.027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陈睦传 厦门大学细胞生物学与肿瘤细胞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26 263 10.0 15.0
2 彭兴跃 厦门大学细胞生物学与肿瘤细胞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12 220 8.0 12.0
3 邵寒娟 厦门大学细胞生物学与肿瘤细胞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9 47 4.0 6.0
4 胡涌刚 厦门大学化学系 7 60 4.0 7.0
5 丁亮 厦门大学细胞生物学与肿瘤细胞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4 24 4.0 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7)
同被引文献  (7)
二级引证文献  (30)
198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3(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1(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2(5)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3(9)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4(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5(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6(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7(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甜菊苷
毛细管区带电泳(CZE)
分离测定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双月刊
0438-0479
35-1070/N
大16开
福建省厦门市厦门大学囊萤楼218-221室
34-8
193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740
总下载数(次)
7
总被引数(次)
51714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