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探讨心室晚电位(VLP)、QT离散度(QTd)、校正QT离散度(QTcd)对急性心肌梗塞(AMI)患者恶性室性心律失常事件发生的预测价值.方法:测定64例AMI患者和30例健康人的VLP、QTd、QTcd,并对AMI患者随访1年.结果:AMI组VLP阳性率(42.2%)较对照组(6.7%)明显增高(P<0.01),QTd、QTcd分别为74.2±18.4ms和81.3±22.6ms较对照组(28.4±10.6ms和34.8±15.3ms)明显延长(P<0.01).64例AMI患者随访1年发生恶性室性心律失常事件18例,其中VLP阳性率、QTd、QTcd分别为88.9%、86.5±27.4ms、93.6±34.8ms和非事件组(23.9%、62.7±24.3ms、69.4±25.2ms)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在预测AMI患者恶性室性心律失常事件发生的敏感性,特异性和有效性QTd分别为66.5%、85.4%、78%,QTcd分别为72.4%、71.3%、71%,VLP分别为42.6%、92.8%、68%.结论:VLP(+)和QTd、QTcd明显延长与AMI患者发生恶性室性心律失常事件密切相关,并可作为AMI患者预后和恶性室性心律失常事件发生可靠的,非侵入性预测指标.其中以QTod敏感性最高,VLP(+)最具特异性.
推荐文章
T波电交替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出现恶性心律失常可能的预测
T波电变替
急性心肌梗死
恶性心律失常
急性心肌梗塞室性心律失常与QT间期离散度关系的研究
急性心肌梗塞
室性心律失常
QT间期离散度
急性心肌梗塞合并心律失常临床诊治分析
急性心肌梗塞
心律失常
诊断
治疗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三种心电信息对急性心肌梗塞患者恶性室性心律失常事件发生的预测价值
来源期刊 泸州医学院学报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恶性室性心律失常 心室晚电位 QT离散度 校正QT离散度
年,卷(期) 2001,(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2-24
页数 3页 分类号 R541
字数 1994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0-2669.2001.01.009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薛莉 泸州医学院附属医院心血管研究室 19 85 4.0 9.0
2 罗兴林 泸州医学院附属医院心血管研究室 74 407 10.0 17.0
3 李刚 泸州医学院附属医院心血管研究室 54 212 9.0 12.0
4 彭永权 泸州医学院附属医院心血管研究室 42 164 6.0 11.0
5 邓辉胜 泸州医学院附属医院心血管研究室 12 89 5.0 9.0
6 刁敏 泸州医学院附属医院心血管研究室 3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3)
参考文献  (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3(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恶性室性心律失常
心室晚电位
QT离散度
校正QT离散度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西南医科大学学报
双月刊
2096-3351
51-1772/R
大16开
四川省泸州市龙马潭区香林路1段1号
1978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854
总下载数(次)
6
总被引数(次)
1168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