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正> 贵刊2000年第十二期(第28页)刊登了广西韦廷璠先生关于一雀梅桩的四种造型方案。结合树干的两个近似直角的弯曲特点,笔者认为图2、图3未能充分化解主干上两个直角所造成的线条僵硬的缺点,树干不流畅,层次不清,枝组位置大小、角度处理不当。飘枝未能起到以一挡十的造型效果。图5,悬崖树势柔软无力,枝梢分布不当,更谈不上有任何节奏感。图4造型方案较佳,树干、分枝连贯,配合僵硬的树干与灵动飘然的风吹式枝梢,形成'动''静'相应的艺术效果。图4不失为一种很理想的造型方案,但配盆过大。除上述四种方案,笔者认为仍有第五种方案可行。此桩头根基部较有特色,隆基明显,整个树干过渡自然。35cm高处有一直角右弯,弯曲后20cm处又一直角向左上方弯曲,因此,整个树干呈较为僵硬的S型。造型的关键是如何化解此缺点,使之由丑变美,更
推荐文章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誉梅桩的第五种造型方案
来源期刊 花木盆景:盆景赏石版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雀梅桩 桩景 造型方案
年,卷(期) 2001,(5)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7
页数 1页 分类号 S688.1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雀梅桩
桩景
造型方案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花木盆景:下半月
月刊
1004-7212
42-1014/S
武汉市洪山区 雄楚大街268号文化城C座
38-101
出版文献量(篇)
10453
总下载数(次)
2
总被引数(次)
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