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我室以前的工作已证明MCI-154对内毒素休克、失血性休克有良好的治疗作用.本文补充若干实验.方法:兔30 mg/kg戊巴比妥钠静脉麻醉.股动脉插管肝素化,动脉放血至5.33 kPa,维持2 h,回输剩余血及2倍输血量生理盐水.分2组:对照组 (N)给生理盐水,治疗组(M)给0.2 mg/kg MCI-154(溶解在回输的生理盐水中).用彩色频谱多谱勒超声诊断仪在不同时相点测兔MAP,心脏射血分数(EF),每搏输出量(SV)、肝动脉、肠系膜上动脉、右肾动脉血流量及阻力指数(RI).大鼠失血性休克模型同兔,在给药完后拔管结扎, 观察12 h、24 h、48 h存活率.部分实验在休克治疗后4 h活杀,取肝、肺、心、肾等器官做光镜检查.结果:结果显示,给MCI-154后即刻MAP、EF、SV有所下降, 但2 h后回升,4 h明显高于N组.给药后肠及肾动脉血流量明显升高,肠、肾、肝RI明显降低,各时相点存活率M组明显高于N组,病理形态变化M组较N组趋于正常.结论:本文证实,MCI-154 对失血性休克动物在充分容量复苏基础上给药有明显的抗休克作用.表现在降低外周阻力,增加器官血流量, 加强心脏泵血功能,降低重要器官的损伤,降低死亡率.
推荐文章
6-[4-(4′-吡啶)氨基苯]-4,5-二氢-3(2H)哒嗪酮抗兔和大鼠失血性休克效应及初步机理
6-[4-(4′-吡啶)氨基苯]-4,5-二氢-3(2H)哒嗪酮
休克
心输出量
血流速率
存活率
失血性休克的护理体会
失血
休克
护理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MCI-154抗失血性休克效应
来源期刊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年,卷(期) 2001,(11) 所属期刊栏目 中国病理生理学会第六届全休克学术会议论文摘要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107
页数 1页 分类号 R9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1000-4718.2001.11.03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杜文华 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野战外科研究所 51 292 10.0 14.0
2 胡德耀 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野战外科研究所 66 385 12.0 16.0
3 江其生 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野战外科研究所 7 11 1.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月刊
1000-4718
44-1187/R
大16开
广东省广州市黄埔大道西601号
46-98
198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1461
总下载数(次)
3
总被引数(次)
8494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