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探讨甘氨酸和多粘菌素B在体内对内毒素诱导的家兔急性期反应的影响.方法:复制内毒素诱导急性期反应模型,其中实验组预先给予半剂量的甘氨酸/多粘菌素B合剂,当家兔的体温上升至高峰后1 h采血,进行白细胞计数、血清C-反应蛋白、微量元素(Cu2+、Fe2+、Zn2+)的测定.结果:预先给予半剂量的甘氨酸/多粘菌素B合剂可以显著抑制内毒素诱导急性期反应,包括对家兔体温、C-反应蛋白以及微量元素(Cu2+、Fe2+、Zn2+)的变化的抑制等(P<0.05),并且其效果与预先给予全剂量多粘菌素B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内毒素性疾病治疗中,选择分别作用于内毒素不同结构部位的两种拮抗剂组成合剂,可以利用某些拮抗剂的不同特点相互取长补短,从多个环节上拮抗内毒素的生物学作用,降低单一药物的剂量,减轻毒副反应.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甘氨酸/多粘菌素B合剂对内毒素诱导的急性期反应的影响
来源期刊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甘氨酸 多粘菌素B 内毒素类
年,卷(期) 2001,(7)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10-613
页数 4页 分类号 R363
字数 3781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1000-4718.2001.07.005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彦平 暨南大学医学院病理生理教研室 79 421 11.0 15.0
2 戚仁斌 暨南大学医学院病理生理教研室 51 314 11.0 15.0
3 陆大祥 暨南大学医学院病理生理教研室 91 838 17.0 24.0
4 王华东 暨南大学医学院病理生理教研室 68 432 11.0 17.0
5 李楚杰 暨南大学医学院病理生理教研室 39 217 9.0 13.0
6 付咏梅 暨南大学医学院病理生理教研室 45 431 12.0 20.0
7 张穗梅 暨南大学医学院病理生理教研室 22 174 7.0 12.0
8 杨皓庄 暨南大学医学院病理生理教研室 19 153 8.0 12.0
9 董军 暨南大学医学院病理生理教研室 56 549 11.0 2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2)
共引文献  (15)
参考文献  (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6)
196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3(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4(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06(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08(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2(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甘氨酸
多粘菌素B
内毒素类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月刊
1000-4718
44-1187/R
大16开
广东省广州市黄埔大道西601号
46-98
198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1461
总下载数(次)
3
总被引数(次)
8494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