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中国书法源远流长,历史上产生过许多名家和名作。由于年代久远加上天灾人祸,宋代以前的名家真迹大多已毁灭。于是那些本来是为了传史记事或歌功颂德而制作的碑铭,便因保存了前人的字迹而成为后世学习、研究古代书法、考订史实等的重要依据。始于梁、隋的拓本作为碑刻传承的载体,同时也承载了古代灿烂的书法艺术,尤为历代学人所取法,备受世人的重视。时至今日,尤其是碑帖原物已有损坏或失传,
推荐文章
国家图书馆智库型服务产品现状及建议
智库
立法决策服务
图书馆
《英国国家图书馆藏敦煌遗书》第46册同形字辑释
英国国家图书馆藏敦煌遗书
同形字
辑录
考释
阅读——图书馆价值的体现——读者留言东莞图书馆思考
东莞图书馆
高校图书馆
图书馆价值
阅读
国家图书馆不同历史时期三座建筑的设计
国家图书馆
馆舍建设
设计方案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兼具史料、艺术与收藏价值的大型碑帖丛书——《中国国家图书馆碑帖精华》问世
来源期刊 全国新书目 学科 文学
关键词 中国国家图书馆 碑帖 收藏价值 书法艺术 中国书法 精华 古代书法 拓本 丛书 书法家
年,卷(期) 2001,(12)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4-14
页数 1页 分类号 J292.2-5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中国国家图书馆
碑帖
收藏价值
书法艺术
中国书法
精华
古代书法
拓本
丛书
书法家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全国新书目
月刊
0578-073X
11-1683/G2
大16开
北京市东城区先晓胡同10号
195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6862
总下载数(次)
17
总被引数(次)
193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