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了解透明质酸在大鼠慢性腹膜透析中的作用.方法:2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3组.高糖组(n=8)和透明质酸组(n=6)每天分别腹腔内注射25mL的4.25%葡萄糖腹膜透析液或含0.01%透明质酸(分子量为.1 600 kD)的4.25%葡萄糖腹膜透析液,共7 d;正常对照组(n=6),不进行腹腔注射.第8 d进行4 h腹膜功能实验并于不同时点留取血和腹透液样品进行分析.结果:透明质酸组的腹腔内液容积(IVP)显著高于高糖组(P<0.01).高糖组腹腔液体吸收率(KE)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和透明质酸组;高糖组和透明质酸组的淋巴液体吸收率(KEB)差异无显著性,均显著高于对照组.高糖组的组织间质吸收率(KEr)显著高于对照组和透明质酸组,后两者区别不明显.结论:在大鼠慢性腹膜透析模型中多次重复使用透明质酸,可以防止由于长期使用以葡萄糖为渗透压制剂的腹膜透析液所引起的腹腔吸收率增加,增加超滤量,保护腹膜功能.
推荐文章
细菌来源透明质酸酶的研究进展
革兰阳性球菌,透明质酸酶
致病性
透明质酸酶在痔科临床应用疗效观察
透明质酸酶
注射疗法
疗效观察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透明质酸在大鼠慢性腹膜透析模型中的作用
来源期刊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透明质酸 腹膜透析 大鼠
年,卷(期) 2001,(9)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834-839
页数 6页 分类号 R656.3
字数 4795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1000-4718.2001.09.005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叶任高 中山医科大学附属一院肾内科卫生部肾脏病临床研究重点实验室 205 2034 23.0 38.0
2 郭群英 中山医科大学附属一院肾内科卫生部肾脏病临床研究重点实验室 7 66 5.0 7.0
3 彭文兴 中山医科大学附属一院肾内科卫生部肾脏病临床研究重点实验室 4 43 2.0 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8)
同被引文献  (6)
二级引证文献  (19)
199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4(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5(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6(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2(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3(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4(5)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2)
200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6(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07(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08(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09(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1(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3(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4(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5(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6(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透明质酸
腹膜透析
大鼠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月刊
1000-4718
44-1187/R
大16开
广东省广州市黄埔大道西601号
46-98
198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1461
总下载数(次)
3
总被引数(次)
8494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