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对H13钢的CDC处理进行了研究,用金相显微镜及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了渗碳层的组织形貌,用X射线衍射分析了碳化物的组成.确定了H13钢在950℃CDC处理的最佳碳势为w[C]=1.2%;可获得经水淬后的渗层组织为马氏体基体上弥散分布的碳化物,主要碳化物是颗粒平均尺寸为250 nm的Cr7C3,渗层厚度达到550 μm,最高硬度达到1250 Hm.与氮化处理的H13钢模具做了耐磨性比较,其耐磨性能优于氮化处理.
推荐文章
无碳化物贝氏体钢渗碳后的深冷处理
无碳化物贝氏体钢
渗碳
深冷处理
热磁分析
残留奥氏体
硬化
高级渗碳淬火钢网状碳化物敏感性的研究
渗碳钢
网状碳化物
敏感性
H13钢及其热处理
热挤压模具钢
脱碳敏感性
常规淬火
低温淬火
渗碳保护气氛淬火
Ti含量对H13热作模具钢组织及性能的影响
H13钢
力学性能
碳化物
Ti含量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H13钢碳化物析出型渗碳(CDC)处理
来源期刊 材料与冶金学报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H13钢 CDC处理 碳势 硬度 耐磨性
年,卷(期) 2002,(4) 所属期刊栏目 学术论文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11-316
页数 6页 分类号 TG156.8+1
字数 3313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1-6620.2002.04.015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刘杨 东北大学材料与冶金学院 85 456 12.0 17.0
2 赵刚 东北大学材料与冶金学院 74 880 16.0 27.0
3 郝士明 东北大学材料与冶金学院 50 597 11.0 23.0
4 王殿梁 东北大学材料与冶金学院 6 29 3.0 5.0
5 于忠江 东北大学材料与冶金学院 1 6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7)
共引文献  (4)
参考文献  (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6)
同被引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7)
198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3(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08(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H13钢
CDC处理
碳势
硬度
耐磨性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材料与冶金学报
季刊
1671-6620
21-1473/TF
大16开
沈阳市文化路东北大学114信箱
198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355
总下载数(次)
3
总被引数(次)
816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