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原文服务方: 材料工程       
摘要:
采用热磁分析、显微硬度分析与直读光谱分析等相结合的方法,对无碳化物贝氏体钢进行渗碳后的深冷处理工艺优化.结果表明:无碳化物贝氏体钢在1193K渗碳空冷后,测试有效硬化层样品的热磁曲线,可以得到有效硬化层的深冷处理温度宜低于134K.经123K深冷处理和463K回火,有效硬化层残留奥氏体含量约为12.2%(质量分数).通过深冷处理使渗碳钢近表面层得到显著硬化,再经低温回火使近表面层硬度均达到810HV1.0左右,渗碳钢的硬度梯度分布趋于合理.
推荐文章
无碳化物贝氏体/马氏体复相钢晶粒细化研究
无碳化物贝氏体/马氏体复相钢
超细化
原奥氏体晶粒
贝氏体碳化物形成机理
贝氏体
碳化物
扩散
整合
热激活迁移
贝氏体碳化物的形成机理—贝氏体相变新机制
贝氏体
θ-渗碳体
ε-Fe2.4C
形核
热激活跃迁
Mo和Ni对高强无碳化物贝氏体钢组织转变与力学性能的影响
Mo/Ni
高强钢
显微组织
无碳化物贝氏体
力学性能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无碳化物贝氏体钢渗碳后的深冷处理
来源期刊 材料工程 学科
关键词 无碳化物贝氏体钢 渗碳 深冷处理 热磁分析 残留奥氏体 硬化
年,卷(期) 2017,(5)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论文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94-99
页数 6页 分类号 TG115.27+1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1868/j.issn.1001-4381.2015.000646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孙世清 河北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64 339 8.0 17.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42)
共引文献  (25)
参考文献  (1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7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0(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2(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3(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7(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1(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2(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3(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4(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5(5)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无碳化物贝氏体钢
渗碳
深冷处理
热磁分析
残留奥氏体
硬化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材料工程
月刊
1001-4381
11-1800/TB
大16开
北京81信箱-44分箱
1956-05-01
中文
出版文献量(篇)
5589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5709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