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利用1982~1996年每天两次的NCEP再分析资料,研究青藏高原地面加热场的日变化对亚洲季风区环流的影响.结果表明:青藏高原地面加热场的日变化是引起亚洲季风区大气环流日变化的主要因子.青藏高原地区、阿拉伯海、孟加拉湾和菲律宾附近地区是四个主要的日变化显著区.青藏高原地区是垂直运动的负值日变中心,其它三个区域的日变化与青藏高原地区的日变化有反相关系.这种特征一年四季都存在,但各显著区域范围的大小、中心位置及环流日变化的强度随季节有不同程度的变化.青藏高原加热场日变化对我国东部地区环流的影响主要发生在夏季.
推荐文章
夏季青藏高原加热和环流场的日变化
青藏高原
非绝热加热
日变化
位涡度
青藏高原植被退化对高原及周边地区大气环流的影响
植被退化
青藏高原
CAM5.1模式
大气环流
青藏高原地面热源对亚洲季风爆发的热力影响
青藏高原
亚洲夏季风
热力作用
年际变化
青藏高原加热与亚洲环流季节变化和夏季风爆发
青藏高原
季风爆发
非绝热加热
大气环流
季节变化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青藏高原地面加热场日变化对亚洲季风区大气环流的影响
来源期刊 热带气象学报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青藏高原 加热场日变化 亚洲季风区 环流日变化
年,卷(期) 2002,(3) 所属期刊栏目 短论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69-275
页数 7页 分类号 P423.3.1
字数 1398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4-4965.2002.03.010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罗会邦 中山大学大气科学系 11 233 9.0 11.0
2 简茂球 中山大学大气科学系 24 325 10.0 17.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17)
参考文献  (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7)
同被引文献  (104)
二级引证文献  (196)
197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4(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08(6)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5)
2009(6)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1(10)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2(9)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8)
2013(7)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4(1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0)
2015(15)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3)
2016(3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30)
2017(39)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9)
2018(4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0)
2019(2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1)
2020(1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青藏高原
加热场日变化
亚洲季风区
环流日变化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热带气象学报
双月刊
1004-4965
44-1326/P
大16开
广州市福今路6号
198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950
总下载数(次)
5
总被引数(次)
37842
相关基金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
英文译名:National Basic Research Program of China
官方网址:http://www.973.gov.cn/
项目类型:
学科类型:农业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