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为了研究聚合物溶液在多孔介质中流动时衰竭层厚度的变化规律,分别采用流变仪和岩心渗流实验测定了聚合物溶液流变性,并用双流体模型和线性衰竭层模型计算了衰竭层厚度. 结果表明:衰竭层厚度与聚合物分子的回旋半径级别相当;在聚合物溶液质量分数较低时,用双流体模型计算的衰竭层厚度高于线性模型计算的结果,但在聚合物质量分数高于缠结质量分数时,线性模型计算的厚度较大,并且衰竭层厚度随聚合物质量分数升高而减少,下降的指数约为1.1~1.3;在聚合物溶液的质量分数为1.5×10-4时,衰竭层厚度下降为0.1 μm左右,但表观粘度仍因衰竭层的存在下降了33.5%.
推荐文章
交联聚合物溶液在孔隙介质中的流动与滞留行为
交联聚合物溶液
多孔介质
流动
封堵
聚合物驱水淹层有效介质电阻率模型
测井解释
聚合物驱
混合液电阻率
水淹层
对称各向异性导电理论
电阻率模型
衰竭储油层的生物聚合物溶液特性选定
储油层
生物聚合物
润湿能力
极限动切应力
剪切梯度
趋肤因子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聚合物溶液通过多孔介质时衰竭层厚度的计算
来源期刊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聚合物溶液 流变性 衰竭层厚度 表观粘度 多孔介质
年,卷(期) 2002,(1) 所属期刊栏目 石油工程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1-23
页数 3页 分类号 TE357.431
字数 2306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2095-4107.2002.01.006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汤清宏 1 8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8)
同被引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18)
198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9(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3(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6(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2007(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08(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09(4)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0(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1(6)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3(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4(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聚合物溶液
流变性
衰竭层厚度
表观粘度
多孔介质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东北石油大学学报
双月刊
2095-4107
23-1582/TE
大16开
黑龙江省大庆市高新技术开发区发展路199号东北石油大学学报编辑部
14-90
1977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238
总下载数(次)
4
总被引数(次)
3180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