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车路沟金矿床是北祁连山发现的首例与斑岩有关的碲-铋-金型矿床.金矿床成矿地质特征显示,矿床形成于岛弧火山期后次火山-深成中酸性侵入岩体中,直接赋存于浅成-超浅成英安斑岩内,其成矿背景为碰撞造山环境.矿床受区域断裂裂隙、同建造期古火山穹隆边缘继承性断裂裂隙,尤其受次火山岩体边缘节理、裂隙及接触破碎带控制.同位素研究资料显示,成矿流体δ18OH2O为-6.58‰~-2.30‰,δD为-58.2‰~-41.8‰,δ34S为-3.84‰~+3.20‰,δ13CPDB为-8.54‰~-1.32‰,盐度为9.37‰~11.83‰[w(NaCl)eq],密度为0.982~1.006 g/cm3,均一温度为137.6~199.4℃.成矿流体总特征为低温、低气相、中-高密度、并含有较高CO2的H2O-CO2-NaCl(KCl)体系.厘定了成岩年龄为427.7±4.5 Ma,成矿年龄在350~410 Ma.矿床是在岩体固结定位后,由深部岩浆房(源)分异出的富含Au、Te、Cu等成矿元素,CO2、SO2、H2O等挥发组分的岩浆热液沿控岩构造裂隙带上升,不断从沿途已固结的英安斑岩及围岩中萃取成矿物质,并与大量大气降水混合作用的产物.矿床成因类型属与斑岩有关的低温热液型碲金矿.
推荐文章
北祁连山西段寒山金矿成因探讨
北祁连西段
寒山金矿成因
低温热液型金矿
北祁连山银灿铜矿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
北祁连
银灿铜矿
地质特征
矿床成因
北祁连山车路沟英安斑岩的年代学及地质意义
英安斑岩
成岩时代
北祁连山
车路沟金矿床
北祁连山西段寒山金矿床成矿时代探讨
地球化学
蚀变岩年龄
侵入岩年龄
成矿时代
寒山金矿床
北祁连山西段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北祁连山与斑岩有关的碲金型金矿床地质特征和成因模型
来源期刊 西北地质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斑岩 碲金矿床 浅成低温热液 成矿模型 甘肃 北祁连
年,卷(期) 2002,(2) 所属期刊栏目 资源地质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4-33
页数 10页 分类号 P618.51
字数 6055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9-6248.2002.02.005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杨建国 31 586 15.0 23.0
2 马中平 31 1431 20.0 31.0
3 宋忠宝 35 485 13.0 20.0
4 李智佩 24 465 13.0 21.0
5 任有祥 10 114 8.0 1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8)
同被引文献  (38)
二级引证文献  (27)
199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5)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1(4)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2(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4(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5(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6(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7(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8(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9(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斑岩
碲金矿床
浅成低温热液
成矿模型
甘肃
北祁连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西北地质
季刊
1009-6248
61-1149/P
16开
西安市友谊东路438号
52-285
196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930
总下载数(次)
3
总被引数(次)
1807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