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利用GDMS分别测试了用Bridgman方法生长的十个全尺寸钨酸铅晶体顶、底两端的杂质含量,发现在PWO晶体中,K、Na、Mo、As、Y等杂质元素富集于晶体的顶部,具有分凝系数小于1 的特征.Ca和Ba杂质则富集于晶体的底部,具有分凝系数大于1 的特征,Al、Si、Cu等杂质的分布缺乏明显的规律性.这些杂质主要来源于生长晶体时所使用的WO3原料.根据掺杂实验,认为K、Na、Mo、As等是影响PWO闪烁性能的有害杂质,Ca和Ba是无害杂质,Y是有益杂质,Al、Si、Cu等杂质的行为尚不明确.
推荐文章
不同气氛退火对钨酸铅晶体光学性能的影响
钨酸铅晶体
坩埚下降法
退火
光学性能
钨酸铅闪烁晶体的双掺杂性能研究
钨酸铅晶体
掺杂改性
发光性能
透过率
NaF、LiF掺杂钨酸铅晶体的性能研究
钨酸铅
氟化物掺杂
闪烁晶体
光输出
钨酸铅晶体中的偶极缺陷
钨酸铅
偶极缺陷
异价掺杂
退火效应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钨酸铅晶体中痕量杂质元素的分布特征及其对晶体性能的影响
来源期刊 人工晶体学报 学科 物理学
关键词 钨酸铅 杂质 分布 效应
年,卷(期) 2002,(5)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45-450
页数 6页 分类号 O73
字数 3869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0-985X.2002.05.005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沈定中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23 95 6.0 7.0
2 任国浩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59 357 9.0 15.0
3 王绍华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17 107 5.0 9.0
4 倪海洪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7 31 4.0 5.0
5 蔡晓琳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8 49 4.0 7.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
共引文献  (3)
参考文献  (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6)
199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3(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4(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05(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07(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08(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1(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3(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钨酸铅
杂质
分布
效应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人工晶体学报
月刊
1000-985X
11-2637/O7
16开
北京朝阳区红松园1号中材人工晶体研究院,北京733信箱
197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423
总下载数(次)
16
总被引数(次)
3802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