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建立并应用PCR-RFLP技术区分临床重要真菌的方法,进行实验研究和临床应用.方法:首先根据医学真菌的18S rRNA基因合成了白色念珠菌、热带念珠菌、假热带念珠菌、近平滑念珠菌、光滑念珠菌、解脂念珠菌、新型隐球菌、烟曲霉菌和黄曲霉菌等9种真菌的通用引物;建立鉴定医学真菌的PCR-RFLP方法.通过用白色念珠菌感染大鼠,建立了白色念珠菌感染的实验动物模型.将建立的方法用于临床,并与血培养法和协同凝集试验法进行了比较.结果:PCR-RFLP法的灵敏度高于协同凝集试验和血培养法.经过一年多的临床应用,我们分别用PCR结合限制性内切酶鉴定技术、协同凝集试验法和血培养法检测了118例血液病、肿瘤和其他发热患者的血液标本.应用协同凝集试验(CoA)法检出真菌血症19例,阳性率为16.1%.应用PCR和限制性内切酶技术共有40例检出真菌血症,阳性率为33.9%;其中白色念珠菌血症占真菌血症的65.0%,热带念珠菌感染占17.5%,假热带念珠菌感染占10%,光滑念珠菌感染占5.0%,近平滑念珠菌感染占2.5%,为临床不明原因发热患者寻找病因、进行抗真菌治疗提供了参考依据.结论:该技术具有快速、敏感、不需放射性同位素等优点,而且准确性极高,有着较好的临床应用前景.此技术应用于临床将为血液病、肿瘤和免疫抑制患者的诊断和救治工作起到积极的作用.
推荐文章
禽腺病毒-Ⅰ群PCR-RFLP分型方法的建立
禽腺病毒-Ⅰ群
PCR-RFLP
限制性内切酶
分型
Hexon
利用PCR-RFLP技术鉴别异尖线虫
PCR-RFLP
简单异尖线虫
典型异尖线虫
对盲囊线虫
针蛔线虫
PCR-RFLP和特异PCR技术用于鲁道夫对盲囊线虫鉴定的研究
鲁道夫对盲囊线虫
PCR-RFLP
特异PCR
鉴定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PCR-RFLP方法检测医学重要真菌的临床应用研究
来源期刊 军事医学科学院院刊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真菌 聚合酶链反应 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 大鼠 动物模型
年,卷(期) 2002,(3)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06-207,217
页数 3页 分类号 R379
字数 1980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4-9960.2002.03.015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陈建魁 91 523 11.0 17.0
2 黄媛 38 235 8.0 13.0
3 尹秀云 60 348 11.0 15.0
4 高亚兵 130 1090 15.0 26.0
5 朱晓华 12 32 4.0 5.0
6 佟雅丽 14 33 4.0 5.0
7 牟兆钦 14 81 5.0 8.0
8 张鹏 23 78 5.0 7.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4)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7)
199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1(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4(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7(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8(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真菌
聚合酶链反应
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
大鼠
动物模型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军事医学
月刊
1674-9960
11-5950/R
大16开
北京太平路27号
82-757
195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313
总下载数(次)
13
总被引数(次)
1598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