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       
摘要:
来自深部循环的地热水化学成分比较复杂,为能安全而有效地使用地下热水,须对地热水中有害成分的含量进行分析评价.考虑到评价分级过程中存在的模糊性,文章从模糊集的理论与方法出发,将模糊聚类最大矩阵元原理与基于数据迭代为基础的模糊ISODATA聚类分析相结合,形成模糊混合聚类法.利用该方法对福建省福州市地热水有害成分超标程度进行了分类评价.在地热田区沿断层走向选取典型钻孔,对其中的地下热水水质有害成分超标程度进行最优分类,划分等级;并通过对地热水有害成分因子的分类,分析出引起有害成分超标的最主要的有害成分因子为F-、pH、H2S等.
推荐文章
模糊聚类法在油气管道风险评价管段划分中的应用
油气管道
风险评价
分段
模糊聚类
截距阵
管道属性
准确性
成本
效率
模糊c-均值聚类法在干港选址中的应用
干港
选址
模糊c-均值聚类法
集装箱运输
浅谈水质分析在地热水勘查中的几点应用
地热水
水质分析
比值分析
热储
模糊聚类在地层分析中的应用
地层分析
工程勘察
模糊聚类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模糊混合聚类法在福州地热水有害成分超标程度评价中的应用
来源期刊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 学科
关键词 地热水 有害成分 超标程度评价 截集水平 布尔矩阵 最优分类
年,卷(期) 2002,(3) 所属期刊栏目 技术方法与应用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73-77,104
页数 6页 分类号 P641.3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3-8035.2002.03.015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简文彬 福州大学环境与资源工程系 127 1274 20.0 30.0
2 吴振祥 福州大学环境与资源工程系 36 280 10.0 15.0
3 樊秀峰 福州大学环境与资源工程系 41 272 10.0 15.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4)
同被引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23)
198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4(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6(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2007(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08(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0(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2(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3(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4(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5(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7(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8(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9(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地热水
有害成分
超标程度评价
截集水平
布尔矩阵
最优分类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
双月刊
1003-8035
11-2852/P
大16开
北京市海淀区大慧寺20号
1990-01-01
汉语
出版文献量(篇)
2534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3951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