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在研究了高效磨削时弧区热作用机理的基础上, 将热工领域有关强化传热的思想引入磨削加工, 并具体提出了利用高压水射流冲击强化弧区换热的独创构想. 为考查该项构想可能提供的极限换热能力, 完成了关于高压水射流冲击强化换热的传热学基础试验研究, 试验用射流速度最高达到110 m/s. 瞬、稳态试验结果证明, 水射流冲击的临界热流密度和换热系数相对于池内沸腾可分别提高70和30倍以上, 其中临界热流密度的绝对数值更是高达80 W/mm2以上. 随后介绍了专门设计研制和调试成功的可限制高压水只在弧区范围内作径向射流冲击的实验装置, 以及利用该装置完成的采用径向水射流冲击供液的缓进给磨削试验研究. 试验结果确证, 引入弧区的水射流冲击确有超常的强化冷却效果, 它可在普通供液已严重烧伤的情况下将工件表面温度轻松地维持在100℃以下的超低水平上.
推荐文章
磨削弧区强化换热装置的改进
磨削烧伤
定向射流冲击
强化换热
磨削弧区热源分布形状研究
热源分布
热源形状
热量分配比
磨削温度场
环形热管砂轮强化磨削弧区换热研究
热管
磨削孤区
磨削温度
强化换热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高效磨削时弧区热作用机理与强化弧区换热的基础研究
来源期刊 中国科学E辑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高效磨削 磨削热 磨削烧伤 临界热流密度 强化换热 水射流
年,卷(期) 2002,(3)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96-307
页数 12页 分类号 TG58
字数 10574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1006-9275.2002.03.00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孙方宏 上海交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制造工艺研究所 91 969 17.0 25.0
2 徐鸿钧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电学院 74 1483 25.0 34.0
3 徐西鹏 华侨大学机电工程学院 186 1660 20.0 28.0
4 傅玉灿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电学院 173 1885 22.0 3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43)
同被引文献  (66)
二级引证文献  (124)
196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7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7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4(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6(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4)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
2008(5)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2)
2009(4)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0(13)
  • 引证文献(6)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1(6)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2(8)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3(16)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3)
2014(18)
  • 引证文献(6)
  • 二级引证文献(12)
2015(17)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5)
2016(2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3)
2017(16)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4)
2018(15)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3)
2019(1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0)
2020(7)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6)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高效磨削
磨削热
磨削烧伤
临界热流密度
强化换热
水射流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科学(技术科学)
月刊
1674-7259
11-5844/TH
北京东黄城根北街16号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361
总下载数(次)
5
总被引数(次)
45315
相关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英文译名: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官方网址:http://www.nsfc.gov.cn/
项目类型:青年科学基金项目(面上项目)
学科类型:数理科学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