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首先利用阴离子聚合,合成了含有胺端基的大分子引发剂聚环氧乙烷(PEO-NH2),然后利用铈离子与聚环氧乙烷组成氧化还原引发体系, 在水溶液中合成了聚丙烯腈与聚环氧乙烷的嵌段共聚物(PAN-b-PEO), 通过FT-IR, NMR,GPC等分析测试确定了嵌段共聚物的生成,并对反应条件对聚合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 产率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呈增加趋势;随着引发剂PEO-NH2含量的增加,产率开始呈增加,然后呈下降趋势.
推荐文章
热处理对聚丙烯腈/聚环氧乙烷复合纳米纤维膜的力学性能影响研究
静电纺丝
纳米纤维
聚丙烯腈
聚环氧乙烷
热处理
聚丙烯腈电纺纤维材料的研究进展
静电纺丝
聚丙烯腈
碳纳米管
共聚物
嵌段共聚物傅里叶变换拉曼光谱
傅里叶变换拉曼光谱,聚环氧乙烷-聚环氧丙烷-聚
环氧乙烷嵌段共聚物
聚环氧乙烷-g-聚己内酯两亲性接枝共聚物的合成及药物释放行为
两亲性接枝共聚物
聚环氧乙烷
聚己内酯
自组装
药物释放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Ce(IV)/PEO-NH2氧化还原引发体系制备聚丙烯腈-聚环氧乙烷嵌段共聚物的研究
来源期刊 青岛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学科 化学
关键词 丙烯腈 环氧乙烷 铈离子 嵌段共聚物
年,卷(期) 2002,(4) 所属期刊栏目 化学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0-17
页数 8页 分类号 O631.5
字数 5329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6-1037.2002.04.003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顾利霞 东华大学材料学院 60 810 16.0 25.0
2 隋坤艳 东华大学材料学院 1 7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7)
同被引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5)
198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6(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5)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3(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4(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丙烯腈
环氧乙烷
铈离子
嵌段共聚物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青岛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季刊
1006-1037
37-1245/N
16开
青岛市宁夏路308号
1988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805
总下载数(次)
12
总被引数(次)
617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