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在<CT理论与应用研究>杂志1994~2001年本杂志"刊标"的基础上,在其上方增加了象征三维体视学成像的三角形四面体的透视图;该刊标的右下侧为医学断面成像扫描仪(包括各种X-CT机与核磁共振MRI扫描仪等);其左下侧为三维地幔速度模型和地球核的示意图,切出有两个地幔剖面,表示纵波速度二维变化的剖面.该速度剖面系根据赵大鹏教授的理论和计算方法,按照地球上的两个大圆弧做计算和绘制的彩色图,排在本期封4:第一大圆弧, 从北极经西巴基斯坦( 28°N,64°E)到马尔代夫群岛(3°N,73°E);第二大圆弧,从马尔代夫群岛点(3°N,73°E)连接巴布新几内亚之南点(12°S, 150°E),来计算两剖面速度分布并作图的结果,其具体分布参见封4的两条彩色剖面和相应的地理位置图.由于赵教授这篇论文[1]在中国国内只有很少数图书馆收藏,在 Elsevier Science的EPSL网站上一般人只能查到摘要,本刊对于该地幔速度模型的制作方法和所用数据资料,该模型的优越性和特征进行了叙述,他所用的地震事件数目,多达7128个; 用于层析反演成像的震相到时数多到近一百万条.该速度模型具有如下的特点:在所采用的速度结构中,包含用几个复杂形状的地质速度界面,如莫霍面,以及下沉板块的分界面,并给有三维的速度变化;提出一组三维网格,用以表示地下速度的三维结构.其中任何一点的速度变动,系由它周围8个节点上的速度变动经过线性内插来计算的.提出精确而快速地计算走时和射线路径的方法,即高效率的三维射线追踪技术,在射线追踪当中,计入了地震台的海拔高度,等等.这种层析成像方法,已在许多国家和各种大地构造环境中被引用.在网站上,他这篇文章在2001年被下载得最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