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地热的开采会引起热储压力的降低,从而引起热流场的改变.热储压力的降低可能导致温度较低的地下水的流入,也可能导致深部更高温度热流体的补充,从而引起地热流体化学特征的变化.地热流体中一些组分的浓度依赖于热流体温度的高低.不同温度的水发生混合会破坏地热系统的化学平衡,从而改变地热流体的化学成分.因此,地热流体的化学监测可以提供许多有关地热系统变化的宝贵信息.由于长期开采,北京城区地热田的压力明显下降,并引起了地热水化学成分的细微变化.根据1984年以来一眼地热井的地热水化学监测资料,研究了地热水的化学成分、地球化学温标的变化规律以及地热活动的总体强度和水/岩平衡矿物中的示温矿物的变化趋势,说明地热的开采既引起了地热田水补给的加强,又导致了地热田热补给的加强.
推荐文章
北京城区地热田西北部地热地质特征
地热
热储构造
蓟县系雾迷山组
地下热水年龄
北京
重庆市主城区碳酸盐岩地热水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医疗价值初探
碳酸盐岩地热水
地球水化学
理疗价值
重庆市
主城区
北京市地热水地球化学特征
水化学
特殊组分
组分比
温标
滇东南楔形构造区典型地热流体地球化学特征研究
地热流体
地球化学特征
水岩反应
热储温度
滇东南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北京城区地热田某地热井热水地球化学研究
来源期刊 现代地质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地热田 化学成分 地热温标 地热活动的总体强度 水/岩平衡
年,卷(期) 2002,(3)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18-321
页数 4页 分类号 P641.3
字数 2879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0-8527.2002.03.017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杨亚军 5 22 1.0 4.0
2 刘久荣 中国地质大学水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3 92 2.0 3.0
3 潘小平 7 29 2.0 5.0
4 王小玲 3 22 1.0 3.0
5 柳志国 1 22 1.0 1.0
6 张立和 2 22 1.0 2.0
7 郑克棪 1 22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2)
同被引文献  (27)
二级引证文献  (41)
198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3(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5(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6(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1(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4(6)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5(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6(7)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7(5)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8(13)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9)
2019(9)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8)
2020(6)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6)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地热田
化学成分
地热温标
地热活动的总体强度
水/岩平衡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现代地质
双月刊
1000-8527
11-2035/P
大16开
北京市学院路29号中国地质大学
18-119
1987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669
总下载数(次)
1
总被引数(次)
4710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