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林木有效养分浓度区间为林木生长量(Y)对林木养分吸收量(X)的导数大于零的养分浓度(C)区间.依据林木的养分生产力方程1/C = (2/Cm) -[1/(CmXm)]X,当养分吸收量X等于有效吸收量上限Xm时,养分浓度C为有效浓度上限Cm;当养分吸收量X趋向于0时,养分浓度C趋向于起始浓度;由此给出有效养分浓度区间为Cm/2<C<Cm.桉树试验林样本分析与检验的结果表明,养分生产力方程在描述桉树树干中氮、磷、钾浓度与吸收量关系时具有较高的精确度;运用回归分析求出的不同林龄桉树树干有效养分浓度区间的曲线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推荐文章
不同肥料等养分量施肥对桉树生长的影响
等养分量
肥料品种
尾叶桉
巨桉
施肥试验
营养
森林养分研究国际动态
森林养分
养分限制
养分损失
枯落物分解
C平衡
樟子松林木养分元素含量与分布
樟子松
养分元素
含量
分布
冀北坝上不同樟子松林的土壤养分及其与林木生长的关系
樟子松人工林
土壤养分
有机质
冀北坝上地区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林木生长与养分动态模型研究 Ⅶ桉树的有效养分浓度区间
来源期刊 中南林学院学报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桉树 养分生产力 养分浓度 养分吸收 有效养分浓度区间
年,卷(期) 2002,(4) 所属期刊栏目 林学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6
页数 6页 分类号 S725.5|S792.390.6
字数 6579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3-923X.2002.04.00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胡曰利 39 1168 18.0 34.0
2 吴晓芙 39 1140 17.0 3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7)
共引文献  (48)
参考文献  (1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9)
197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7(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5(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6(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3(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4(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5(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7(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8(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桉树
养分生产力
养分浓度
养分吸收
有效养分浓度区间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月刊
1673-923X
43-1470/S
大16开
湖南长沙市韶山南路498号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期刊社
198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497
总下载数(次)
4
总被引数(次)
6194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