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以两性共聚物为稳定剂、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为交联剂,引发丙烯酸铵进行反相乳液聚合,以制备高性能的涂料印花增稠剂.研究了不同的稳定剂、引发剂、共聚单体及链转移剂对聚合的影响.指出甲基丙烯酸十二酯与丙烯酸的共聚物能作为稳定剂;过氧化苯甲酰-二甲基苯胺及叔丁基过氧化氢-焦亚硫酸钠两种氧化还原引发剂均能在35 ℃引发聚合,得到1.5%白浆粘度分别达9.2×104 mPas及8.7×104 mPa*s的产物.丙烯酸铵与15%以下的丙烯酰胺共聚的产物的耐盐性增加.
推荐文章
反相乳液聚合法合成聚丙烯酸铵的研究
丙烯酸铵
絮凝剂
反相乳液聚合
过硫酸铵
丙烯酸酯反相微乳液聚合动力学
反相微乳液
聚合速率
动力学
丙烯酸酯
丙烯酸酯乳液聚合研究进展
丙烯酸酯
乳液聚合
动力学研究
乳液聚合法制备HMX基PBX及安全性能分析
乳液聚合法
水悬浮包覆
HMX/PMMA
微球
安全性能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有关反相乳液聚合法制备聚丙烯酸增稠剂的几个问题
来源期刊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反相乳液聚合 增稠剂 丙烯酸 氧化还原引发剂
年,卷(期) 2002,(3) 所属期刊栏目 论文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72-175
页数 4页 分类号 TQ316.33+4
字数 2950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1000-7555.2002.03.043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过俊石 华中理工大学化学系 9 161 5.0 9.0
2 谢洪泉 华中理工大学化学系 25 347 11.0 18.0
3 何平 华中理工大学化学系 5 92 5.0 5.0
4 侯笃冠 华中理工大学化学系 2 59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8)
同被引文献  (50)
二级引证文献  (131)
200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6(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2008(7)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2)
2009(8)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0(13)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8)
2011(8)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2(15)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2)
2013(22)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17)
2014(2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1)
2015(19)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7)
2016(12)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9)
2017(1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3)
2018(1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9)
2019(1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1)
2020(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反相乳液聚合
增稠剂
丙烯酸
氧化还原引发剂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月刊
1000-7555
51-1293/O6
大16开
成都市四川大学(西区)高分子研究所
62-67
198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8846
总下载数(次)
11
总被引数(次)
10054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