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Nephaspis oculatus(Blatchley)属毛瓢虫亚科的小毛瓢虫族,专食粉虱.它源于中美洲,自七十年代初就在美国佛州被发现,是柑橘和蔬菜上白粉虱的重要天敌.本研究确定了该瓢虫各幼虫龄期和雌雄成虫在青菜(col-lard)叶上捕食银叶白粉虱Bemisia argentifolii Bellows & Perring卵在6个密度的捕食功能反应及其成虫对5种寄主植物的选择.结果表明,该瓢虫捕食率与白粉虱卵的密度呈线性相关.除第四龄幼虫其相关系数(r2)仅为0.633外,其它各虫态的相关系数高达0.827~0.944.根据该瓢虫各龄幼虫和雌雄成虫捕食量和白粉虱卵密度的关系,其捕食功能反应符合Holling圆盘方程的第二种反应模式.随着龄期的增加,幼虫捕食白粉虱卵的量也随之增加.第四龄幼虫捕食白粉虱卵量最多可达312粒,其次为第三龄幼虫229粒,第二龄幼虫73粒,而第一龄幼虫捕食量仅为34粒.雌成虫捕食白粉虱卵量(321粒)明显高于雄成虫(237粒).雌成虫特别喜欢在青菜上活动、取食和产卵,而不喜欢番茄,大豆,茄子和甘薯.有44.9%的雌成虫在青菜上活动,只有9.9%-17.1%的雌成虫在其它植物上活动.雌成虫在青菜,甘薯和茄子上的产卵量占总产卵量的比率依次为95.8%,2.8%和1.4%,而无任何卵产在番茄和大豆上.
推荐文章
龟瓢虫(鞘翅目:瓢虫科)线粒体基因组全序列测定与分析
龟瓢虫
线粒体基因组
全序列测定
系统发育
龟纹瓢虫和四斑月瓢虫对龙眼角颊木虱的捕食功能反应
龟纹瓢虫
四斑月瓢虫
龙眼角颊木虱
捕食功能反应
六斑月瓢虫对柑橘木虱若虫的捕食功能反应
六斑月瓢虫
柑橘木虱
Holling Ⅱ圆盘方程
捕食功能反应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粉虱小毛瓢虫 Nephaspis oculatus(鞘翅目,瓢虫科)捕食功能反应与寄主植物选择
来源期刊 中国昆虫科学(英文版) 学科
关键词 生物防治 飘虫 功能反应 捕食 白粉虱
年,卷(期) 2002,(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9
页数 9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英文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8)
共引文献  (3)
参考文献  (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4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5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生物防治
飘虫
功能反应
捕食
白粉虱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昆虫科学(英文版)
双月刊
1672-9609
11-3386/Q
北京北辰西路1号院
eng
出版文献量(篇)
1404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4714
论文1v1指导